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尋根與再詮釋—張振宇近作的新人文精神

尋根與再詮釋張振宇近作的新人文精神

 

王哲雄 教授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博士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所前系主任所長
實踐大學工業產品設計研究所兼任教授

 

 一、緒論:「現代性

  這不是世紀末的焦慮,而是文化認同的徬徨時代。如果看到法國藝術史學者暨社會學家、藝術批評家 法蘭卡斯特勒(Pierre Francastel 1900-1970),從1948年起,每隔四年就會有本著作出版,研究主題一貫而持續:「藝術與社會學」(Art et Sociologie, 1948);「繪畫與社會」(Peinture et Société, 1952);「19與20世紀的藝術與科技」(Art et Technique aux 19e et 20e siècles, 1956),我們就會發現這位藝術史學者堅持的觀點:藝術風格的推陳出新「並非僅僅是一種新的建築形式和新繪畫的出現,而是一個新社會和幾近實質的一個新世界的誕生」。[1]

  不管我們喜歡或不喜歡,不論我們同意或不同意,人類的思維隨著時代在改變,而時代是一刻也不停地向前滾動,它締造不同的社會與文化。藝術家是社會的一員,他們生活在他所屬時代的社會和文化氛圍裡,藝術反映社會的結構與文化的內涵已經是不爭的事實。然而究竟是什麼力量持續在推動時代往前進?法蘭卡斯特勒認為是「現代性」(modernité).。談起「現代性」,我們可以從波特萊爾(Charles Baudelaire 1821-1867)的概念去探究,他說:「現代性是過渡、短暫、偶然,是藝術的一半,另一半是永恆和不變」。[2] 其實,波特萊爾當時提出「現代性」這詞彙,是因為他看到特別專注於描繪法蘭西第二帝國時代(le Second Empire 1852-1870),女性所穿戴的時尚服裝與配件的插畫家 齊伊(Constantin Guys 1802-1892),稱他為表現「現代生活的畫家」(Le peintre de la vie moderne)。這說明了波特萊爾發現:社會時尚文化的變遷,會影響藝術風貌的發展。

  如果將波特萊爾的「現代性」稍加分析,可以得知它含有藝術「隨時可變」的一半,而同時透露藝術的另一半元素是「永恆不變」。對這位浪漫主義的典型藝評家來說,「永恆不變」指的就是藝術家的「心緒」(état d’âme)。所以法蘭卡斯特勒的「現代性」基本精神與波特萊爾是一致的,當前者說:「人類繼續創造想像的空間場域,成為藝術家投射他們的信心與經驗一種令人難忘的詮釋之地。造型的空間場域…不停地成為我們對物質物理法則和感性價值等級,精密算計之理念的寫照,直到我們希望見到的輝煌成果。」[3]

  藝術家對時代改變而形成的不同社會、不同文化的反應方式不一,有的是緊跟時代的腳步,生活在數位電子資訊時代社會的藝術家,叫他不去關心天天都得接觸,甚至片刻也離不開的電子數位產品,或數位影像資訊,事實上是不可能,因為這是他們最有感的「現代性」。質疑他們的創作行為,乃至他們的作品是不是藝術?會掉入過去保守主義故步自封的泥沼而無以自清。不過,有的藝術家,面對同樣尖端科技的社會文化,卻不一定反應與外在環境相同的「現代性」,甚至還經常以逆向思考的形式來詮釋外在的「現代性」,但不能因此就認定這些藝術家與社會文化脫節,與「現代性」絕緣;相反地,他們還是另一種形式的「現代性」呢!他們試圖從不同的角度去詮釋「隨時可變」的「現代性」。

  「現代性」經過「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思潮的沖激與淘洗,早就不是持藝術進步論者的專利。試想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與布拉克(Georges Braque 1882-1963)在1907年創立「立體主義」(Cubisme)之際,不正是實證科學、工業文明蔓延的時代嗎!?固然他們以邏輯解析的科學概念,以平面去表現塞尚(Paul Cézanne 1839-1906)所關心的「體積」(volume)問題,算是正面回應了當時的「現代性」;然而畢卡索個人性向對原始藝術和黑人雕刻的熱愛,他在《亞維濃的少女》(Les Demoiselles d'Avignon, 1907, oil on canvas, 243.9 cm × 233.7 cm, New York, Museum of Modern Art.) 卻以時光倒流的逆向思維,再詮釋原始藝術的「現代性」。理論或概念,往往是根據實際的分析與歸納而後形成,筆者舉畢卡索的例子,就時間點來說好像與「後現代主義」的思維扯不上關係,但事實擺明畢卡索的繪畫思維是種不偏不倚的「後現代」意識:他臨摹歷代名家作品,也臨摹自己的作品;他說:「對於一位藝術家臨摹他人的作品其意義何在?是否有不良的後果?相反地,學人家是有好處的。必須時時試著去模仿他人。但是事實上誰也模仿不了誰,誰都不願意!…誰都想畫得比被模仿者更好!於是每一個人都試著盡力而為!但是最後都失敗…而就在模仿完全失敗的時候,才有自己的面貌」。[4]

  畢卡索以上的表白,臨摹對他而言就是另一種方式的創造,似此從中求異的精神也是他回應「現代性」的「後現代」思維,這不是符合德希達(Jacques Derrida 1930-2004)「解構主義」(déconstructionisme)所提的「差異性」(la différance)而釋出的「文化多元性」的理想!?

  1957年出生於台中的張振宇,在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留學美國,獲得紐約州立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學位 (MFA),除了擔任幾年公職與教職之外,全部時間都投入藝術創作,當一位不折不扣的專業畫家。從90年代的寫實帶有表現、象徵、詩意的人物和風景,到2000年開始漸漸轉向對宇宙大自然的混沌頓悟探索;換句話說,他對外圍環境變遷的「現代性」寧可從另一個時間差的向度或「時代錯置者」(Anachronistes)[5] 的視野去解讀,就像畢卡索返回原始藝術和黑人藝術,或像「後現代主義」的藝術家往古代文明及神話的回顧去找藝術的「本源」;張振宇對文化認同的態度是明確而堅定。

 

二、文化差異:尋根

  張振宇繪畫的轉變不是突然,更不是偶然,2001-2006年在霍克國際藝術(名山藝術畫廊新竹分館)的個展,已經明白宣示大自然才是他心目中的真愛:

漸漸的,愈瞭解人類與社會我就愈喜愛大自然。

若深諳其美,大自然已經是無窮可能的天堂。

如無大自然的美,那麼能是天堂嗎?

大自然像慈母,總能撫慰心靈,

像美艷的情人,隨時讓人驚艷,

又像老友,總是熱情款待,契合心緒。

21世紀的自然

無論是那種方式,人總得回歸自然。死,是最徹底與永恆的一種,但在之前,無論是休息旅遊、冥想…自

然終歸是一種出路。是那種你在都會、人間、事業中找不到路時的那種出路。自然總是在那兒 (至少現在

還在) ! 無論你成敗好壞,自然總是像慈母般擁抱你撫慰你,讓你再回到21世紀的現實世界中時精力旺

盛、希望無窮。[6]

  經過九年隱遁與冥思後的張振宇,他對「藝術家的社會責任」:「藝術家有責任代表全人類的感性及悟性去探討、去感受、去創造,啟迪靈性,和諧天人。」未曾改變而更加堅持 。但東方人的社會和文化與西方世界,本來就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一向接受西式教育的張振宇,特別是他的繪畫養成教育,儘管在大學階段的通才教育制度下,他也接受過諸如中國藝術史、中國繪畫技法和畫論等基本課程的訓練,但他畢竟還是以西畫為主,加上他在美國所受的美術碩士教育是全盤西方觀念與技法;就像他自己所言:「與其說我是受西方影響的中國畫家,還不如說是受到中國文人山水影響的西畫家」。

  的確,當他打從內心深處愛上自然的時候,他不但不滿足有如「超級寫實主義」(Superrealism or Hyperrealism)般,僅僅掌握大自然外貌或現象界的真實,他寧願像「巴比榕畫派」(L’école de Barbizon)的胡梭(Théodore Rousseau 1812-1867),把自然內裡蘊含的活力、生息、玄妙、奧秘表現出來;他還要像詩人看見大自然的表情:溫柔、婉約、喜悅、憂淒、孤寂;也要像哲學家站在至高點,意識到大自然超凡壯闊、威力驚悚;更需要如禪宗或佛陀看自然是混沌妙智慧、是自覺覺他、是明心見性的大般若。張振宇意識到中國人對自然之美體會遠勝過西方人,特別是中國文人,對自然的認知體察,精深妙微,境隨神移或神隨境遷的涵養,功力超凡。

  以石濤為例,他對天地山川與畫家之間的心靈感通,就有超卓的見解,他說:「一畫測之,即可參天地之化育也。測山川之形勢,度天地之廣遠,審峰嶂之疏密,識雲煙之蒙昧,正踞千里,斜睨萬重,統歸於天之權,地之衡也。天有是權能變山川之精靈,地有是衡能運山川之氣脈,我有是一畫能貫山川之形神。此予五十年前未脫胎於山川也,亦非糟粕山川而使山川自私也。山川使予代山川而言也,山川脫胎於予也,予脫胎於山川也,搜盡奇峰打草稿也,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所以終歸於大滌也。」[7]

  這不就是張振宇嚮往的文人正氣嗎!?因此,他毅然移居大陸尋根,遠離市囂,隱遁山林,博覽群書:中國畫譜、畫論;儒、道思想論輯,佛學經典,凡是能啟迪心靈增長大智慧的書籍,都是他閱讀的範疇;加上他梵谷般的熱情,高更式的自我放逐,他向久違的仰慕者提出他信仰與信心的成果。

 

三、再詮釋的新人文精神:作品論

  九年的沈潛和熬鍊,勢如驚蟄後的生命能量,時以爆破性的關照,形同美國「抽象表現主義」(Abstract expressionism)的大師波洛克(Jackson Pollock 1912-1956)摔潑、滴漏的磅礡氣勢,一氣呵成,如《酒肆中的人文之光》(2015, oil on canvas, 120 x 50 cm):畫布的規格全然是中國畫立軸的形式,將黑白油彩當流體水墨使用,筆刷與自動性技法交相搭配運用,釋放出強烈文人畫不求形似神自在的傲氣;得其意忘其形,山水皴法化於無形;看似無形的抽象,處處卻是層巒疊嶂;黑白形同陰陽,黑白形同光影,既中國又西方。以中國文人寄情山水,山水閃爍文人大自覺,傳達天、地、人合一的人文精神,也就是苦瓜和尚石濤上人所說「山川與予神遇而跡化也」;但張振宇使用他獨創超時空的繪畫「語境」重新詮釋中國的文人精神,是謂新人文精神也。

  《狂墨點江山》(2014, oil on canvas, 175 x 72 cm)與前作佈局相似而繪畫「語境」有別。近似宋代巨然《秋山問道圖》的層巒結構,經張振宇「再詮釋」 (解構後的建構),巨然「大間小」與「小間大」的構圖法則和長短「披麻皴」的交相使用,恕我對巨然大師的不敬,《狂墨點江山》的確是青出於藍而有別於藍。張振宇假西方油彩型塑的山靈地氣和混沌智開的妙境,筆筆與自然神會,無人自有人文在。

  青綠山水的始祖是北齊與隋之間的展子虔(約公元550-600年),所繪《遊春圖》長卷,到目前為止,算是他唯一傳世的作品,也是中國繪畫存世最古老的畫卷。唐初李思訓、李昭道父子為「青綠山水」的代表大家,史稱「大小李將軍」。李思訓首創「大青綠山水」及「金碧山水」,將「青綠山水」發展到顛峰;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的《江帆樓閣圖》就是他的傑作;另有王維以水墨為主,薄施青綠,人稱「小青綠」。「青綠山水」到南宋因「文人畫」興起而式微。現在突然出現於張振宇的《企圖過江的琴》(2015, oil on canvas, 80 x 117 cm)畫作裡已足稱奇,更何況他對這幅畫作所下的畫題是那麼有超現實主義詩人,黑維賀諦(Pierre Reverdy 1889-1960)的文意:「在溪水中有首歌在漂流」(Dans le ruisseau il y a une chanson qui coule.),不禁令人嘆為觀止拍案叫絕。這種對傳統意象再詮釋的功力,不是一般人士想為就可為:厚重而不透明的油彩,它的天青與綠色、淺褐色的堆疊,絕對不像「青綠山水」石青、石綠、赭石的膠質水性顏料透明上色那麼容易;材料就是畫家的語彙,畫家對材料研究得越清楚,他的表述越精準,張振宇用筆用刀之所以那麼自信果斷和大氣,除了個人性格因素之外,對材料的習性特質都摸得一清二楚。他使用畫刀是有按壓輕重和律動節奏的所謂「動作繪畫」(peinture gestuelle)表現性的特質,所以畫面上無論點、線、面下筆的力道和速度感都非常考究。「青綠山水」是一種唐代畫家的人文思想,張振宇以西方媒材和「動作繪畫」表現性的重新詮釋,賦予新的文化基因,當然他的作品就不是原本的「青綠山水」,而是新人文精神下的創作。

  《眾神的會盟》(2013, oil on canvas, 175 x 72 cm x 5 )是五聯屏的巨構,無論就形式、構圖或畫題來說,是具有介於「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與「解構主義」灰色地帶的文化思維。中國山水畫的思維裡,橫向的構圖通常是以連續的「長卷」形式,例如元朝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的構圖,係以六張紙接裱而成約700公分的「長卷」概念;看畫的人就像坐在船上的高度,隨著船隻的移動看風景,所以六張紙的關係是唇齒不離。而張振宇的《眾神的會盟》基本上5幅作品可以各自獨立成為完整的結構,同時也可以連續拼合成一樣完整的大構圖;是故「細項的現象和整體關係是結構性的連結」,再說張振宇的觀畫視線屬於各自獨立的「高遠法」透視法,5幅不必然形成一個共同「消失點」。另外,張振宇的五聯屏巨構,形象非常具體,高山峻嶺層巒疊嶂,煙雲滿佈,希望締造一個古希臘神話眾神會聚的帕納修斯山(Parnassus)的神聖風景。張振宇的再詮釋,集結東西文化的差異性,援用神話故事的後現代手法,創造另一種時代錯置的新人文主義。這種思維不時地在其他作品中繼續發酵:《宇宙訪客淺談錄》(2015, oil on canvas, 80 x 100 cm);《千古大陣》(2015, oil on canvas, 178 x 80 cm)在形同山石岩壁的結構裡,有意無意地介入異類人形和物種,對宇宙的神奇和奧秘,設下視覺與聯想的二維空間遊戲。

  創造新的繪畫「語境」也是張振宇近作新人文精神的顯項之一,筆者再舉《十二維空間》(2015, oil on canvas, 58 x 132 cm) 的例子:不是單純的「十二維空間」的標題引起筆者的好奇與注意;而是這幅橫形畫作的結構與調性。「十二維空間」的語言學「語境」,是創造多於驚悚;藝術家經常在創造宇宙「有限」與「無限」、「有形」與「無形」的空間,語言學的「語境」會型塑視覺繪畫的結構與調性。先是作品的扁平結構引人矚目,跟其他作品的厚實體積感比較,的確是特殊:貼實的畫刀上色,構築面的關係遠甚於營造深度;況且用色傾向暖色系調性,也多了一些穩定少了一些激盪的情緒。類似的繪畫「語境」,同樣孕育於《時空密碼》(2015, oil on canvas, 72 x 162 cm)的深墜與奧義。

  《弦上的王》(2014, oil on canvas, 120 x 170 cm )和《王的版圖》(2015, oil on canvas, 60 x 72 cm)完成時間相隔一年。兩作都有元朝黃公望所開創的「淺絳山水畫」薄施淡淡的赭石和藤黃的素雅風格;前作以筆刷上彩為主,所以渾厚貼實,黑色線條時虛時實,端賴山石前傾後仰左偏右拐而定,感覺非常雄壯鮮活,比中國畫還更東方,比西洋風景畫更崇高。後作是幅以畫刀為主,畫筆為輔,技法一流的秋冬景色;不同的畫刀和畫布觸碰點的輕重與部位有別,所留下俐落而有變化的筆觸,直逼畫刀聖手林布蘭特(Rembrandt Harmenszoon van Rijn 1606-1669)或庫爾培(Gustave Courbet 1819-1877)。尤其前景的一堆樹林,用油彩能表現出如此勁拔有力與傳神,的確非張振宇莫屬。

 

四、結語:

  當張振宇遠離吵雜喧嘩的人群而投靠自然之際,他已經決定要活在自然的「真」與自然的「美」;活在自然的「聲息」,活在自然的「悸動」;在自然裡他參得禪宗的「妙悟」,在自然裡他苦修佛陀的「自覺覺他」和明心見性的「般若大智慧」。

  當他切身瞭解自然的「浩瀚」與「無限」,自然也賦予他「開闊的胸襟」、「飽滿的生命力」;尋根,讓他找回他的藝術「本源」,找到文化的「真價值」;再詮釋,是大智慧的開啟,包羅中西橫跨古今的「超然無礙」、天人和諧無暴力的「大氣度」,如果這不是新人文精神,那什麼才是新人文精神!?

  具體而言,張振宇的創作往往是謀合兩種對峙的元素:模仿與創造、奔放與優雅、抽象與具象、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現實與想像,形成一種既「錯置」卻「協調」的新秩序,這種新秩序是「內化」的結果非「拼裝」的產品。

 

 

[1] Pierre Francastel, Peinture et Société, Paris, 1952, p.25: « Ce n’est pas seulement une nouvelle architecture et une nouvelle peinture qui en sont sorties, mais une nouvelle société et presque, parlant un nouveau monde. »

[2] Charles Baudelaire, Le peintre de la vie moderne, Calmann Lévy, Paris, 1885 (III. L’Art romantique, p.69: « La modernité, c’est le transitoire, le fugitif, le contingent, la moitié de l’art, dont l’autre moitié est l’éternel et l’immuable. »

[3] Charles Baudelaire, op. cit., p. 269: « L’homme continue à créer l’espace imaginaire où les artistes projettent une interprétation fascinante de ses convictions et de ses habitudes. L’espace plastique …ne peut cesser d’être à la fois, le reflet de notre conception mathématique des lois physiques de la matière et de l’ordre des valeurs sentimentales que nous voudrions voir triompher. » 

[4] Hélène PARMELIN:Picasso, le peintre et son modèle, Cercle ďArt, Paris, 1965, p. 147.

[5] 「時代錯置者」(Anachronistes)是20世紀義大利羅馬的一群藝術家,反映後現代思潮援用古代歷史或神話結合現代時空背景人物,在藝評家Maurizio Calvesi的界定下所創生的重要藝術流派,又稱「引據主義者」(Citationnistes)。

[6] 張振宇,「創作手札」,收錄於張振宇2001-2006展覽畫集,霍克國際藝術,2006/3,頁 91。

[7] 道濟,「石濤畫譜」,華正書局,台北,1990,『山川章』第十八,頁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