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李君毅作品解讀〉節錄

李君毅作品解讀

陳履生

       李君毅在這一基礎上以更加關注社會、人生與思考,強化了這一思維方式,同時也增加了他的藝術力量。在他以方塊切割畫面為表象的畫面內,春夏秋冬和喜怒哀樂是一種世態炎涼的風俗畫,反映了深刻的社會主題和文化意義。山水和金剛力士的組合,以自然的溫情與宗教威嚴間的對比,表達了主題中的具體內容 ─ 主宰自然的力量 ─ 是一種甚麼樣的力量?《氣吞五岳》、《力拔山河》。他畫《憤怒的山》、《哭泣的山》,是現代社會中難得的一種人文關懷。顯然李君毅所關注的不僅是自然問題。

       李君毅的語言方式,是在理性的形式中表達潛藏的藝術內容,因此他借助於一些特殊的圖形符號,而不惜以喪失繪畫性為代價。在他的畫面設計中,經常為觀者設置一些審美障礙,使常人很難一目了然。他尋求在審美過程中的互動關係,以期通過關係的解讀來得到美的認知。因此他非常精心地為每一幅畫取標題,以一種嚴肅的幽默方式,讓人們《左思右想》。他還借助於一些成語,讓人們在熟知中看到一個新的境域,如《平分秋色》。他有時也取一些字的諧音,《山水.山碎》、《四祭山水》,點明主題中的關鍵。為了更加準確地表達藝術內容,李君毅還以四條屏、對幅的形式,通過傳統的方式,使其在整體上獲得獨幅畫所不具有的複雜性。因此在這種組畫中,李君毅以同一畫面的正反處理,或同一畫面不同的色彩變化,聯繫彼此的關係,讓繪畫的主題在這種關係的確立中有著更加豐富的內涵。

                                    陳履生    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

             節錄自〈李君毅作品解讀〉,載《美術觀察》1998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