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毛澤東詩文畫面轉現:李君毅的山水畫〉節錄

〈毛澤東詩文畫面轉現:李君毅的山水畫〉 節錄

陳丹妮

  中國藝術史中,繪畫與詩意的關連緊密而悠長,或簡稱為畫詩。現代畫家李君毅(b. 1965)製作出一派氣象萬千的毛澤東(1893-1976)詩意山水畫,對詩與畫的關係,再次做出獨到的解釋。毛澤東,這位二十世紀歷史上的風雲首榜人物,已經成為中國當代藝術中極為流行的繪畫題材。本文將對李君毅如何發揮這一題材,試做概觀揭示。一方面,他以諷刺觀念的立場,揭示了毛時代的思想體系。另一方面,他尋找新的模式表現山水﹐超越毛時代的歷史偏見和局限性,開拓一種新的境界,完全從毛詩詞的原本歷史環境中脫離出去。根據李君毅本人的領悟,只有澄清毛詩詞中的「感性沉贅」,才能使毛詩有效地利用在探索內容和形式之間多層次的藝術創造中。

……                

       李君毅在其毛像三條屏及《紅色山水》中,顯示了社會大眾對毛澤東及毛時代的意識傾向。但他似乎察覺到嘲諷性的手法在藝術美學上欠缺持久性的意義,故轉而摘取毛澤東詩詞作為畫題來進行山水創作,如《暮色蒼茫看勁松》、《無限風光在險峰》及《欲與天公試比高》。這種新的創作方向,放棄了在畫面上呈現毛澤東的圖像或詩文,使初始的觀看經驗即喪失相關的指涉意涵,從而擺脫毛詩詞所帶有偏見性的歷史與政治背景。惟有在此一「中立化」的過程中,藝術家方可探索文字與圖像間的新意義。誠然毛澤東的餘緒或許在人們的集體記憶中將無法磨滅,但根據中國的傳統,歷史的存在意義畢竟是作為殷鑑,提供我們行為的規範。即便李君毅承認社會輿論對毛時代的偏見仍揮之不去,他試圖超越淺顯政治歷史寓意的藝術追求卻不無價值。李君毅捨棄了表現毛澤東的形像及毛時代,而在其毛詩詞為題的山水畫探索中,他敢於提出「還有甚麼?」的新訴求。

 

                  陳丹妮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助理策展研究員)

  節錄自〈毛澤東詩文畫面轉現:李君毅的山水畫〉,載《當代中國研究》2011年18卷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