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浮世曼陀羅—張振宇「量子臉書」系列的俗聖之辯

 浮世曼陀羅—張振宇「量子臉書」系列的俗聖之辯

白適銘(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 教授兼系主任)

宗教,對許多人來說,不啻是信仰的代名詞。信眾透過各種形式的信仰行為,演繹宗教原有的世外意象,或莊嚴教主教派之正典威儀,或激勵勸善抑惡的教化寓意,或象徵凡人心靈依歸,或借喻脫逸世俗的超自然世界,藉以建立其有形化、視覺化、世俗化的傳布基礎。由深奧難解的典籍義理,轉至通俗可見、可喻、可感、可親的布化內容,視覺化或世俗化成為宗教繁衍的重要手段,信仰若無法透過對信眾廣泛而有效的傳播,則難以成為宗教,反之亦然。更言之,宗教不離世間,因信仰而繫之、而成立,俗聖二途,正處一線之隔。

自古以來,宗教教義或信仰內容透過視覺化、世俗化之手段加以傳布的現象,甚為常見,尤其是對增進一般俗眾的理解而言,更不可或缺。西方藝術史上不乏其例,文藝復興三傑分別創造的「創世紀」、「逐出伊甸園」、「聖母子」、「耶穌受難」、「最後的晚餐」、「最後的審判」等史詩般的聖經故事,不僅成為人類藝術成就之最高典範,其深具人本精神的創造性更影響後世數百年,歷久而彌新。佛教自西域、天竺傳入漢地,除活躍的翻經活動之外,更造就中國中世紀佛教藝術的蓬勃發展,「佛傳故事」、「淨土變相」、「佛陀涅槃」、「五百羅漢」、「飛天伎樂」等經典圖像蔚然蠭起,更傳布於日、韓東土等地。

對中、日、韓或台灣等東亞地區的群眾來說,佛教、天主教、基督教等外來宗教,在不同時期及地區被傳布,其影響範圍、程度各不相同,至今已內化成其信仰中的重要組成,並因時因地制宜,發展出諸多「在地化」的特色。對一般社會大眾來說,透過宗教或信仰行為累積的現世功德藉以趨吉避凶,有其務實性的社會功能,然而,尤其是外來宗教的異地傳布是否如此容易?唐代大文豪韓愈(768-824)曾撰〈諫迎佛骨表〉一文以己命死諫唐憲宗,視佛教為異端邪說,成為中國古代知識份子反佛教傳播的顯例,更為其後的武宗滅佛埋下火種。

韓愈捨命反對迷信的理由,主要來自佛教內部的腐敗弊端、為政者摒棄先王之道,以及市井百姓為求現世利益而「焚頂燒指」的荒誕行徑等而起。透過極其激烈的口吻,譏諷歷朝君王因崇信佛教而「亂亡相繼,運祚不長」、「事佛求福,乃更得禍」;認為「佛本夷狄之人,…不知君臣之義,父子之情」,有違中土儒教禮儀義理;譏諷群眾斷臂臠身作為供養,導致「傷風敗俗,傳笑四方」之窘境,國家豈可不亡?社會豈可不亂?作為諫官的他,雖秉持耿介直言的舉動,大膽言奏,然不僅未獲採納,更惹怒皇帝而欲置之死地,最後被貶官至邊僻瘴癘之地潮州任刺史。

韓愈前往貶所途中所作詩文,最能反映此時萬念俱灰、前途茫茫的心境:「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欲為聖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此段被貶時間雖不長久,返回長安後任職國子監,此時,唐憲宗被宦官所弒,生平第二次貶官終至落幕。然而,唐朝繼因宦官亂政、朋黨傾軋、藩鎮割據而內外交逼,而不得不走上滅亡之途。貶官雖為個人事件,卻與國家存亡息息相關,造成士人三緘其口、奸佞趁勢崛起的逆境,一發不可收拾。這一幕,鮮活地勾勒出古代知識分子的職場悲劇及人生愁悶,關心民瘼、存續國祚乃經世大道,卻因遭誣受貶而進退兩難、常處仕隱矛盾困境的常態。

不過,進入宋代之後,佛教已普遍受士人階層信仰,儒釋道三教兼修或採取「外儒內道」、「外儒內佛」人生態度者比比皆是,顯示平衡入世、出世理想矛盾的對應方法,以追求隨緣自適風氣的盛行。北宋大文豪蘇軾(1037-1101)屢經政治磨難、身世坎坷,在不斷遭貶受辱、偃蹇林壑的過程中,佛、道、禪遂成其精神支柱,自稱東坡居士,與雲庵克文、道潛清順等禪林巨擘、方外之士過從甚密。《冷齋夜話》引蘇軾與禪僧詩偈戲答如:「惡業相纆卅八年,當行八棒十三禪;卻著衲衣歸玉局,自疑身是五通仙。」(卷七第九七,「哲宗問蘇軾襯章道衣」條),或詩文唱和:「絕學已生真定慧,說禪長笑老浮屠」(〈贈黃山人〉),顯示其對跳脫俗聖方外之交的熱絡。

蘇軾雖具鴻才、擅詩文,然而貫串其在政治出處、文藝創作及生命哲學各方面的,卻可說是以大乘佛教「空觀」、「中觀」思想為核心。尤其是禪宗「即眾生而成佛」、「即煩惱而成菩提」的理念,主張不偏不倚、謹守中道的教義,更切中蘇軾及當時士人之內心需求。蘇軾諸多在文學藝術上開創新境的理論,也與此有關,他曾提出「以筆硯為佛事」的說法,反映北宋文壇詩禪合轍的風尚,此種超越聖與俗、出世與入世等對立框架的生命哲學與創作動向,更深深影響同時代及後世數代的士夫、文人。與蘇、黃為摯友的李公麟,生平亦多繪儒釋道三教及世俗遊騎人物,世稱其「華嚴會人物」、「龍眠山莊」比美唐代畫聖吳道子及南宗之祖王維,畫名之高可見一斑。(北宋.佚名,《宣和畫譜》,卷七)

張振宇來自信奉天主教之家庭,從小熟稔西方宗教文化,父親雖未要求入教,卻經常以「追求真理」之訓告耳提面命。與佛教的因緣,來自二十七歲時獲獎學金赴美深造之時,因夜間噩夢連連,他便開始誦念《地藏菩薩本願經》作為安心消業之鑰,並埋首研讀各種佛經及佛學著作。在精勤持念一週之餘,地藏菩薩竟化現眼前,為其摩頂安撫,遇此神蹟之後,身心靈皆得安住,更增進其虔誠信仰之意志,開始學習打坐參禪,並漸有靈覺感應,入定中甚至獲得千手千眼觀音親授法器,似賦予其「特殊」任務。

此種奇妙而殊勝的超自然體驗,彷彿跨越人神界線,雖然常見於坐禪修行者,代表其修行次第與成果,但對張振宇來說,不論是創作或修行,都具有不凡意義,象徵邁入一種由俗入勝或跨越俗聖兩界的辯證之路。歷史上,繪製宗教圖像者多為藝師巧匠,屬民間技藝一派,例如佛陀相貌有「三十二大人相、八十種隨形好」之軌制,不可隨意踰越,故少有創造;另不論是佛傳、本生故事或經變,抑或累劫千佛、八大菩薩、羅漢、天龍八部等圖像各異,若不諳經典儀軌、缺乏技術指授,亦難成就莊嚴法相,故而更重匠門傳承,旁人介入不易。張振宇面對佛教藝術創作中的俗聖之別、藝道之異的矛盾辯證,於此才真正展開。

具體來說,其所從事的佛教圖像創作,如何進行形式歸類與意義界定?與佛教藝術既有體系有何連結及差異?在當代藝術各項領域中,如何定位?呈現何種當代意義?如何感動非教徒身分的觀眾,並進而成為當代社會的一部分?這些問題,檢視其如何求取平衡,並超越俗聖之別、藝道之異歷史框架的方法,不至於落入匠師門戶或局限於說教,又不脫離藝術創作之範疇。或者是說,作為一位具有靈修體驗的藝術家,如何排除僅是傳達修行體驗的目的,進而將深奧難解的經典義理、儀軌圖像,透過創造性的有形化及視覺化,兼具傳達社會的世俗化等手段,完成其特殊任務,將是關鍵所在。

上述提問,牽涉一個最為核心的問題,即為:創造性的宗教藝術是否存在?事實上,這個問題更牽涉到宗教藝術如何進入俗聖兼及、由藝入道的辯證可能,並可窺見知識分子和工匠之間的根本差異。上述北宋名士李公麟的個案雖不多見,但可為這個問題做一註腳。史載「學佛悟道,深得微旨」、「以其耽禪,多交衲子」 (南宋.鄧椿,《畫繼》)的佛教徒李公麟,備有過人畫藝,曾繪製〈長帶觀音〉一作,評者曰:

今觀此像,固非世俗可以彷彿,而紳帶特長一身有半,蓋出奇炫異,使世俗驚惑,而不失其勝絕處也。比見伯時為延安呂觀文吉甫作〈石上臥觀音像〉,前此未聞有此樣,亦出奇也。(北宋.李薦,《德隅齋畫品》)

可以想見,李公麟所作佛像,不只非祖述工匠譜系,少見說理教條,同時常有出奇致勝之舉,經常「獨創」畫樣,造成世俗驚撼,卻能獨獲士夫圈之不少佳評。

此處所謂的「絕勝處」,可以與上文所作佛像「深得微旨」的評語對照並讀,顯示李公麟因為學佛有所證悟,更能展現佛像背後的精微大義,畫工難以比擬,而其所面對的觀眾自非一般的俗眾黎首。此外,李公麟又曾繪製〈自在觀音〉之像,一反世俗流行之畫法,作「跏趺合爪,而具自在之相」,自言:「世以破坐為自在,自在在心不在相也」,顯示其不願盲從附會之士人風範。(鄧椿《畫繼》)此處最重要的是,李公麟不僅跳脫僵化思維,成功完成具創造性的佛像製作,更體現俗聖之異,「自在在心不在相」的意義在於破除皮相描繪,入圖畫三昧,直指傳遞「心印」、「心法」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佛像製作過程中,繪製者因遇神蹟化現而有所感應,亦屢見於古代文獻記載。傳晚唐五代某佚名畫家作〈被髮觀音變相〉時,即不依圖像法制,特別將觀音置於水中石上,作「被髮按劍而坐」之相,想必威武鎮定如戰場梟雄,聞之令人膽寒色變,世所罕見,亦頗見新意。據載乃因「觀世音聞聲以示現」、「現此身而為說法」資以度化芸芸眾生,而有此像。(李薦《德隅齋畫品》)此處所謂創造性的佛像繪製,增加更多神話色彩,作為連結俗聖之橋梁,即便如菩薩等地具有無邊神力,說法度化之時,仍須因人身業力之差異而有所變通。

由於度化眾生所需,佛法亦須通權達變,而作為其將教理經義有形化、視覺化及世俗化的佛教藝術,莫不如此。不過,對於文人畫家來說,不論是經由參禪證悟或感應會通,必須「心通意徹」—亦即得超凡入聖之法要、通天人之際的過程,使能獲致「直造玄妙」之境界。(鄧椿《畫繼》)在造形上,因神佛超然物外,凡人難以模想,有賴證悟通徹者,故而「寫仙佛聖賢,必得世外之姿,日星之表,……皆非尋常可以摹其神情。」(清.范璣,《過雲廬畫論》),繪者若非「得自天機,出於靈府」(北宋,郭若虛,《圖畫見聞誌》,卷一),終難有所成就。由俗入聖或跨越俗聖,已成為知識階層判斷佛教繪畫優劣之重要準據,即所謂得「心印」之術、入「心法」之門。

張振宇自一九九二年於入定中見觀音化現起,開始萌生創作念頭,當時參考藏傳或密教圖像,僅進行零星實驗。歷經十年醞釀,遲至二○○八年之後才正式進行佛教繪畫創作,於今已歷十餘載。從原本相對陌生的情況,歷經諸多摸索蛻變的過程,從一圖多作的嘗試階段到連篇累牘的經典大作,從銘心絕品的抒情小品到蕩氣迴腸的史詩巨構,終能建立自身風格,為當代佛教藝術建立標竿。在早期作品上,如〈地藏菩薩〉、〈乘願再來〉、〈宇宙即道場,萬物皆供養〉、〈花雨妙供〉(以上2009年)、〈極樂世界〉、〈普賢菩薩〉(以上2010年)等,除了可以見到多半採取中軸對稱的單尊造像形式外,敘事情節尚未多見,多依附於背景陰暗身處。強調主尊,尤其是無憂無懼、閑和從容的面部表情,以及鼎天立地、堅毅穩重的肢體語言等表現,成為畫面重點,更強調神尊精神力量或法力的強大。

同時,為了增添畫面趣味,或更能突顯情境,張振宇巧妙利用象徵性之手法,有效活化單尊造像在視覺呈現上的不足與單一。例如以狂野奔騰、焦躁不安的色塊筆觸,象徵一個渾沌流蕩的時間狀態,藉以與不動如山的釋尊形成強烈對比。或者主尊之輔助,例如以十八層地獄般的冰冷建築及熊熊火焰,代表煉獄深淵;以漫舞天際的無數奇花異鳥,代表《阿彌陀經》佛國樂土中的各種供養。此種單尊造像加上輔助符號的變通作法,一方面省卻民間佛像中過剩的怪力亂神與翻模復刻般的千篇一律,另一方面轉向直指人心,讓觀眾得以更集中心思對神尊的威儀及法力產生感應。

張振宇 〈三十三觀音〉 297×217cm 2012 油彩畫布

後數年,走過青澀摸索期的張振宇正蓄勢待發,這段基礎更成為其跳脫傳統、自立門戶的拓展期,其巨大創造能量,更宛若滔天巨浪般不擇地傾洩而來。群像的出現,作為一種徵候開始顯現,不論是構圖經營、畫面強度或觀眾感受,象徵其進入更大自我挑戰的起始。宛若受到京都蓮華王院本堂三十三間堂千尊觀音氣勢震撼而完成的〈三十三觀音〉(2012)可謂此時重要代表,這種來自對應群像實物、實景的創作,與其說是援引經典或借用古人,更接近參禪行腳時所獲致的真實感應。對他來說,當代佛像藝術創作一直都是自主而證悟的,跳脫地域、時間、知識或技術的壁壘,自在而通脫,象徵佛法無邊、不離世間、不棄眾生而自轉常在的超越。

三十三觀音的圖像來源取自《法華經.普門品》,為觀音應化圖之屬,象徵觀音菩薩攝化法門之眾,藉由自在示現之三十三種形像,行強大法力、救諸種苦難之意。例如楊柳觀音、持經觀音、白衣觀音、魚籃觀音、水月觀音、延命觀音、灑水觀音等,不論是身形姿態、化現地點、所持法器或神蹟感應等皆各不相同,饒有趣味,此信仰多流傳於民間。三十三間堂的一千零一尊菩薩,皆為觀音三十三化身之十一面四十二臂千手觀音,主尊坐像置於殿堂中央,其餘千尊立像並列其後,面容、服飾、配件、持物等洋洋大觀,威儀十足。

這個階段的實證性創作,雖然沿用部分早期作法,如肢體語言、符號象徵或對比性手法,不過,千尊菩薩群像與無以數計的摩天大樓相互交纏的超現實景象,卻是此階段趣味盎然的創新表現,開展出更為宏觀的視覺意象,同時藉由這樣俗聖之辯的鋪陳,闡述諸佛恆在、人間卻如夢幻泡影般虛無脆弱的感悟。宗教造像的目的,除透過莊嚴風儀的巧心形塑「使人瞻之仰之」,更須引發觀者因「其有造形而悟者」,始能由藝進道,補益風教。(佚名,《宣和畫譜》,卷一)故而,由相生悟乃造像之至要。北宋太宗朝畫院畫家趙光輔,曾作〈五百高僧〉的巨大群像,被譽為「資質風度,互有意思,坐立瞻聽,皆得其妙,貌若悲覺,以動觀者」,即是達成兼顧俗聖之需、撼動觀者以悟妙理的成功範例。(北宋.劉道醇,《聖朝名畫評》,卷一)

在張振宇數十年如一日的習禪修法期間,藉由證悟之過程,逐漸開展出更多局面,使其當代佛教藝術之創作,進入集大成式的匯流期。作為這個時期的巨大標誌,即為「量子臉書」系列作品的出現,約自二○○八或二○○九年開始,至今仍持續發展中。根據潘安儀教授的研究所知,此系列顯示張振宇透過科學基礎,連結佛學中有關「萬法唯心」、「緣起性空」之說的實證成果。而此中的科學基礎,即量子力學中的「波粒二像性」,波代表能量,粒代表物質,可以衍化無窮,宇宙萬物皆有此性,超越過往以「唯物論」建構世界的解釋,近似佛學所謂「臨虛」、「色空不二」的說法。

此外,有關與臉書概念結合的原因,他自稱:「想要把我學佛的心得,用圖像表達出來,我一開始的時候,是用傳統油畫的形式來表達佛法。跟後來這些『量子臉書』比較,還是淺薄」,故而在此系列中「把佛學的精神內化,將當代語言和個人的藝術發展,結合在一起」。此段自述,象徵其化蛹蛻變的實證歷程,雖然他仍沿用早期兼採寫實主義及超現實主義的表現手法,但在學理基礎及圖像建構上獲得更大擴充,孕育出更為堅實穩健、氣勢磅礡的巨作奇觀。同時,所謂借用臉書這種「當代語言」作為媒介,亦即方便法門,進行與當代觀者、有緣大眾的視覺溝通,並分享創作修行互通的感應成果。

這個系列最大的共同特徵,亦即僅保留過往畫面中的主尊偌大臉部正面,布滿畫中,象徵佛法無所不在、佛法在世間、冥冥之中自有神明的意涵。同時,將原本作為輔助的其餘圖像、符號,同樣採用穿透彼此、共融一體、亦實亦虛的手法,強化《心經》中「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說法,照見本性、五蘊皆空,而離一切苦厄。為何臉部如此重要的理由,他說:「臉代表整體、大我、法界、佛、菩薩,關懷的是心念、眾生、個體。……也就是整體與個體、法界與心念、佛與眾生不二之意」,這種想法,顯示其對「色空不二」、宇宙共命理論的真實體認。

彷若長篇史詩般的此期作品,不僅立論宏偉壯闊,規模連篇累牘,其所涉及之經典內容與畫面尺寸,更可謂空前之舉,展現以圖畫莊嚴佛法、方便傳法之願力願行。包含〈法華經〉、〈金剛經〉、〈華嚴經〉、〈心經〉、〈地藏經〉、〈阿含經〉及〈論語〉、〈二十五史〉等兼具儒、釋、道八部經典巨著,匯通三教法脈流傳、經義旨要,如脫離有形軀殼穿越無盡時空,與諸佛神明、偉人英靈比鄰聞道之奇幻境界。以作為本系列初期巨製的〈金剛經〉作為範例,可以知道,張振宇採取的手法及概念一如上述,然而他卻一改過往長寬不一的畫幅習慣,一貫採用高達三公尺見方的正方形畫布,來建立全新的視覺意象與系統性的強度與深度。

張振宇〈金剛經〉 300×300cm 2009 油彩畫布

張振宇研誦《金剛經》逾三十年之久,多受啟發,他認為佛祖世尊「度盡一切眾生」的悲憫宏願,才是「真正驚天地、泣鬼神、偉大的智慧、藝術大宗師」,並成為其發心作畫之緣由。此作採中軸對稱式之構圖,自中線由下而上、左右彈性分布,援引人類文明史、世界藝術史中經典名作的圖像及畫面;思想層面上更兼容儒、釋、道、印度教、基督教、希臘哲學等,跨越人種與物種、信仰與流派、個人與世界、生命與超越的有形界線。尤其是置於佛陀正下方象徵人類的嬰兒,在古往今來滾滾歷史長河、浩瀚寰宇中特別顯得渺小,顯示俗聖連結之重大意義,同時突顯經文中「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的微言大義。

其餘七部巨著的構圖方式與〈金剛經〉類似,但圖像運用及畫面組成的作法有所不同,例如〈法華經〉中軸線上特別繪入老子、莊子、孔子,強調三教合流、萬法歸一之理念,左右分置五百羅漢,旁增六道眾生,寓意一切有情皆得成佛、由俗入聖之浩大場面;〈華嚴經〉運用敦煌莫高窟諸多塑像及壁畫素材,中軸線上從七步蓮花、入山苦行、成佛證道、轉輪說法等,旁有諸佛諸天禮讚,象徵成道次第,莊嚴而歡愉;〈心經〉則以更具戲劇張力之手法,難以算計之裸體及交會男女,在強大漩渦順時動線的吸納下,或抱首、或握足、或遮眼、或蜷身、或消翳,象徵芸芸眾生如蜉蝣螻蟻般的脆弱,與無力抵抗輪迴的宿命。

〈地藏經〉的色彩特為鮮艷亮麗,彷若西藏唐卡的用色手法,以明王臉部替代佛陀或菩薩,強調地獄陰森恐怖之情狀。中軸線上的巨大陰莖象徵情慾,人類因貪、嗔、癡等而墮入惡趣,最終難逃凌遲酷刑,並流轉於六道輪迴之中;〈阿含經〉為小乘經典,畫面中軸線上由上而下,分別以釋迦牟尼佛生涯不同階段的之立、坐、臥形象,表現自出生、出家、立願、苦修、證道至涅槃等的傳記故事。不僅年歲、姿容因時間差而各異其趣,更搭配具有戲劇效果的手部動作,如手指天地、無畏印、與願印、禪定印、說法印等,彰顯成佛過程中不同修行階段的法力、神蹟。其餘如文殊、普賢、彌勒、羅漢、四大天王、天龍八部、伎樂、世俗、牲畜等羅列周圍,場面壯闊,展現經文中諸佛師弟間輾轉相傳的涅槃之道。

〈論語〉出現老年孔子面龐,眼球中映照的萬里長城,呼應畫面中的盤古、伏羲、大禹、文臣、武將、近代政治人物,象徵歷代道統的傳承有序,與華夏五千年從篳路藍縷到登峰造極的演進軌跡;〈二十五史〉的手法與〈論語〉近似,重複亦多,不同之處如瞳孔處易之以漢代瓦當四神圖像(朱雀、白虎),鼻孔處易之以象徵龍族之龍首等,其餘仍作歷朝偉人如老子、玄奘、曾國藩、孫中山、蔣介石、胡適、毛澤東,以及相關之戰爭、史蹟等,古今交錯,成為一部歷經分合不斷的歷史縮影。

與上述匯通三教的七部經典巨著相對,量子臉書另出現其他類型,粗分之下,約含文化符號、當代轉喻、復古圖像、四大觀念、十地修行等多元類型,寓意不同,卻各具巧思趣味。上述諸種類型出現時間稍晚,尺寸縮小為經典巨著二分之一以下,採一米、一米三或一米五見方之統一正方畫面形式,細節較少,氣勢卻不減前者。首先,所謂文化符號類型,顧名思義,即採用大眾耳孰能詳的傳統圖像符碼,如〈馬可波羅之戀〉中的海濤遊龍戲珠,常見於皇家建築裝飾,〈不確定的秋色〉中的池塘風荷,慣為文人雅士所詠所尚,前者象徵華夏文明,後者代言人間淨土。

其次,當代轉喻類型,意指將電腦機件之積體電路(俗稱晶片),作為當代人傳輸訊息、連通外界不可或缺之媒介,由於其不斷進化之運算、存儲功能,已成為軍事、工業、資訊等廣泛運用之電子設備,如〈無量壽晶片〉中的電路模塊,象徵當代IC科技之日新月異、無遠弗屆,彷若佛法亙古常存、無邊無際之意。復古圖像類型,意指直接借用傳世古畫或石窟壁畫圖像,如〈彌勒菩薩遊戲成道圖〉中的嬉戲兒童,援引宋元以降之嬰戲圖圖像,象徵世代繁衍、寄語未來,〈化城喻〉來自敦煌莫高窟盛唐第二一七窟南壁法華經變同名壁畫,象徵釋尊施方便力,對怯弱眾生示以化城,鼓勵其勿因佛道難成半途而廢。

四大觀念類型,即為佛教教義中代表地、水、火、風等「四大」宇宙萬物組成元素,人類亦不例外。四大和合,人類即得安適,反之則疾病纏身,合與不合端賴因緣變化,緣起緣散為生命常態,不應執著分別,故說「四大皆空」。由於四大各具屬性,象徵堅性、動性、暖性及濕性,張振宇該類型四件組作,特別強調各種元素之差異,分別以土層、水波、烈焰、氣流作為形象化憑藉,帶領觀者由物質實相進入精神虛境的不同領悟。

最後是十地修行類型,與「四大」同為組作類型,代表大乘佛教行者發菩提心、行菩薩道時,歷經從歡喜地至法雲地之不同修行次第。張振宇梳理本類型作品時,並非望文生義或按圖索驥,而是回應《華嚴經.入法界品》所謂「華嚴十地」的記載重點,選擇具有畫面視覺效果的意象來加以繪製。這些圖像中的菩薩表情如一,眼簾微開下視、神韻從容閒適,作入定狀,而穿梭其表面的,則是有如定格般的浮光掠影,同時利用不同色彩之鋪陳及光影變化,強化情境氣氛,宛若電影情節剪接般,隨著菩薩冒險犯難,最終歷經十地之圓滿俱足。

綜觀以上諸種,顯示張振宇當代佛教藝術艱辛卻充滿願力的不同創作歷練,然而,佛法無邊,知識有限,不論畫像如何精巧變幻,只能說是帶領觀者體驗超凡入聖的方便法門。張振宇所開展出的總合格局,無異秉持《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求菩提,猶如覓兔角」的真知灼見,象徵俗聖辯證、色空不二之宇宙道場(曼陀羅)。生為人身,難逃業報輪迴,浮世即為苦修道場,人類因五欲六塵而生劫難,佛法為涅槃解脫之舟,卻不離世間,〈華嚴經〉謂「眾生皆可成佛」,可知俗聖止乎一念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