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海外中國文人畫傳播者

海外中國文人畫播種者          

                                                                                                                                                             李奇茂

        中國繪畫淵源流長,融匯著華夏悠久固有文化藝術的精髓。其源於南齊(謝赫)制定的中國水墨畫規範 【繪畫六法】: 【應物象形、隨類賦彩、經營位置、傳移模寫、骨法用筆及氣韻生動】。傳承至今,藝術界似仍沒有文明規範去度量中國繪畫的標準,顯見中國人的道德統思想早已長久深植在炎黃子孫的心中,而中國畫家自古以來,在創作上皆循依著六法精神,尤以筆墨的定形符號,是世界藝術家所共同認為中國繪畫的獨創性,是中國藝術在世界文化領域裏引以為傲的典範,有時也被國際藝壇認為是一種種族族群文化代表,其實這是不公平的評論,皆因未曾認識中國畫家作品的內涵,只用異類眼光看中國藝術作品的結果。我們不妨從常識上去分析和論定。應該說中國畫有極大的包容性,不同族群藝術家,大多能在我國文化背景、人文思想、藝術境界、美學哲理的修養中衍生出新興藝術創作來。觀察藝術創作,出於不同感情和不同工具當然製作出不同的風格作品。而現代用刷子的族群勢必難和一個運用毛筆的去比較文化的!

       誠然藝術是取決于自然界,大自然色彩是靠人為精神思想才能塑造藝術作品。從事中國筆墨的畫者在發洩個人生活中的思想智慧感情和內心情緒,用生命力量去塑造畫境,看得出中國的心靈反映在筆墨之間,而用刷子塑造出的藝術品是太陽光下找色彩演變衍生出薄弱的【意隨心轉】領域。世界上用刷子畫成的西方繪畫,東方人並不排斥。但國際藝壇卻無法體會中國文人透滲心靈之美的詩、書、畫一體的繪畫涵養,我們很希望西方世界能了解中國人文化藝術能永垂不朽,那是畫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用智慧探研經營,傳承千餘年到今天,中國繪畫的精神是值得推祟的。

       中國海峽兩岸開放後,國畫家鄭百重先生多次來台辦畫展,本人在數度拜讀其作品後,深受感動、十分欣慰,在這個時代裡,他能對中國繪畫如此執著用心。他的繪畫風格個性強烈,作品【功力雄厚、氣質非凡】,並無大陸開放後常有的追求流行而感受他人。跡痕、色彩、章法、皴法、佈局等均有自已的創意,大陸封閉五十年來開放後,海內外藝事狂熱非凡,可說五花八門。在現代藝術思潮裡波濤洶湧,鄭先生仍執著於中國畫人的精神、力挽狂瀾、一本文人骨氣、志節、儒雅學養、始終背負著中華藝術精神、揮灑自如之筆浪跡天涯、潑灑彩墨,承傳中國文化。

       鄭先生從中國福建、香港、台灣、日本、美國遠渡重洋的使命就是耕耘中國繪畫,並不曾受外來文化衝擊,也未改中國人風骨和繪畫風貌,生活在藝術天地裡,不被塵世污染,更未改畫家初衷,鄭百重還是鄭百重,他一本君子筆墨、治學、謙虛,創作宏寬、執著哲理,而做人虛懷若谷,這股道地中國文人畫家風範令人欽佩。

       猶憶二○○一年陽春三月,本人曾路過洛杉磯作客,親訪鄭府,以畫會友,只見近悅遠來高朋滿座,文人雅敘、暢談藝事千秋,於海外能筆歌墨舞實大樂事,餘興未減,深夜返回獨自沉思良久。鄭先生久居外,但其藝事治學作品仍流露著中國人繪事力量,身雖在外,心卻在中國,沒有差異。證明他個人氣質表表如一,內涵修養深印在他的心上,藝壇同道均有讚譽。回攬吾國山水畫千餘年的流程,多為南宗江南煙雲、北宗江北峻拔,或南北宗混合演變,時間流過幾百年,明清時期,中國文化在經貿絲路中受外來文化衝擊,影響了中國文人,藝壇始醒覺【自然為師】【行遍千山打草稿】【萬物過眼皆為我有】,中國繪畫到此時畫家們才沒有抱著宗派的包袱。為了滿足自己心境,清末民初中國畫風如雨後春筍,畫家風格千變萬化,至民初五四運動後,新文化力量促使,中國繪畫受西洋繪畫影響甚巨,雖是流行一時,中國人氣質仍是中國人氣質,例如現代人生活中喝咖啡,品茶感受差異相大,欣賞繪畫美感也不同。

       所以,欣賞鄭先生作品如品茗茶香飄滿感受。鄭先生山水畫裡山嶺氣勢磅礡、飛瀑千丈、波濤流水、松濤雲海、雨露風雷、冬夏春秋、枯林孤寒、群芳冉冉、人物點景、佈局章法、畫詩落款用印皆有獨特風格,翻新前人形式,創見了自己符號,這就是畫家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見證,鄭百重人如其畫,在他畫裡找到中國人的精神氣質,也散發鄭百重個人感情和意境。形式筆墨和符號塑造了一個人在現代世界藝壇裡,余幸識這位藝壇朋友。雖數句祝賀卻是代表我個人的心語,中國人需要您!中國文化繪畫藝術需要您!藝壇朋友更在遠方祝福懷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