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抽象繪畫之概況

抽象繪畫之概況

朱德群

       每個時代的畫家都知道觀察自然,用線條、色彩和空間組合構成的畫面來表現他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因為時代的進步,藝術家對自然的感受和看法日益不同。繪畫從古典主義到浪漫主義,繼而印象主義等派別,以至抽象主義,在不停的轉變,現僅以我個人的感受和微薄的經驗簡單地說一說抽象繪畫之概況。

       抽象繪畫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它既不是前衛繪畫,亦非已過去的畫派,可說是西方繪畫傳宗接代的正統繪畫,直至目前仍方與不衰。

       西方繪畫直至十九世紀中古典主義演變不顯著,從印象主義以後的轉變節奏加快,這並不只是藝術方面,科學界亦然。繪畫至一八七六年左右印象派開始,畫家對自然觀察與表現大為不同,他們看重光與色的關係、色彩之間互相呼應、富於色彩與空氣融合之空間感、與古典主義的畫面迥然不同,也可以說印象派將繪畫從室內搬到室外來了。在創作方面,古典以前的畫家常為師徒集體創作,如像魯本斯 (Rubens)留下巨作約兩百餘幅左右。丁多雷 (Tintoret)只在義大利的威尼斯教堂即分散著百餘幅大型作品,如不是集體工作,一個人的精力和時間都不可能作得到的。印象派以後的畫家日趨個人創作,畫家的個性也漸漸明顯,但到了後期印象派保羅塞尚有更大的發現,他除去了畫面的透視,統一了畫面,使整個畫面凝固成一個東西,探及第三空間(Troisieme Dimension),這些發現整個影響了現代繪畫。二十世紀初期繪畫真是發展得多彩多姿,立體主義、野獸主義、表現主義、達達主義、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抽象主義……等等,先後如雨後春筍發展開來,但是這些畫派裡,有的延續很長,有的為時短暫。如立體主義,突破了物的形體,雖然為時不久,卻在繪畫藝術上有很大的貢獻。抽象主義自一九一0年康丁斯基(Kangdinsky)開始迄今不綴,因為抽象繪畫沒有理論的限制,若與印象派來相較;像印象派那群畫家創作時,其理論是從工作經驗創出來的,在他們來講是純粹創作的畫家,至莫內(Monet)和崩那 (Bonnaro)可謂登峰造極的境界,理論也形成了公式化,後來者即失去了創作的意義,如果衝出了它的理論之外,那就不是印象派了。在五0年代法國畫家馬內西耶 (Manessier)及巴善(Bazalne)、畢射 (Bissiere)繼承衣缽,將印象主義的色彩重新組合成無具形的繪畫,成了抽象畫的一部分,只因抽象畫沒有固定的形式及理論,在任何文化背景之下,畫家本身的素養及感受,以及不同的技巧和畫面之形成均可自由發展,真是條條道路通羅馬。所以抽象派的畫家一個個不同,大體上的傾向如像:抒情的,自發動作的,幾何形體的,表現主義,音樂性的,建設性的,印象派的,……等等,以上各種傾向也可以大致分為兩類:即是感性的AbstraitChaud及理性的AbstraitFroid。

       關於「抽象」Abstrait這個字本身是無形的意思,在六0年代有些人認為Abstrait不太適宜,而用NonFiguratif無形比較好,其實這兩個名詞並無多大區別,另外也有半抽象SemiAbstrait這範圍就更寬闊了,抽象畫的品質Gualite和畫家的修養及才能成正比,隨時都可能出現更卓越的畫家。

       在繪畫上,古今以來都是從客觀視覺界體驗而來的,中國繪畫亦不例外,抽象繪畫有部分的傾向與中國繪畫精神很接近,尤其與中國的文人畫,如抒情的和純繪畫性的,在構想上西畫也有許多借用中國「禪」的思想及中國畫面的空間虛實的利用等等。中國繪畫中所表現的山、水、人、物,畫與現實已有很大的距離,在此距離中即存在著抽象的意味。如范寬說過與其師於人者,末若師之物;與其師之物者,末若師於心。所謂師於心者,即是以畫家為主宰,並已有抽象的理念,可是中國人沒有把 「抽象」這兩個字講出來而已。大自然經過畫家的思想融合和提煉,其中即是畫家的幻想力、修養和個性之內涵流露於畫面上,中國繪畫和抽象畫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我總覺得現代抽象繪畫對中國人來講並不陌生,而應容易接受而欣賞。


原文刊於聯合文學1993年4月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