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鄭麗雲作品元素>

鄭麗雲作品元素

 

曰:何以為似?何以為真?叟曰:似者,得其形,遺其氣。真者,氣質俱盛。凡氣傳於華,遺於象,象之死也。-荊浩 (C. 870-930),  "筆法記"

 

就像五代的荊浩一樣, 鄭麗雲是寫實派的畫家。她的作品不僅是畫面上的寫實,更是對元素天然力量的表現;不僅是在畫布上展現了自然,更是內含了澎湃的海浪、旺盛的火焰、懾人的山巒、永恆的銀河所擁有的能量。鄭麗雲以敬畏的心,面對自然的力量,在自然的包圍下尋找心靈上的認知。

鄭麗雲作品的主題是西方宇宙論的四元素-地、氣、水、火。最令她感興趣的是水與火這兩種無法被完全駕馭的元素。水可化為暴雨、洪水、海嘯; 火則從小火柴到地核熔岩都似乎離不開毀滅。能用這兩種元素作畫二十年的藝術家,一定與水和火的矛盾與統一融為一體。

就像鄭麗雲,25歲的她就不顧家裡的反對,獨身一人到美國學習藝術。本科畢業後,就步入了婚姻的殿堂,開始了自己的家庭生活。可是不久後,又聽到藝術的呼喚,開始創作與自然有關的作品。從中國五代荊浩到美國弗雷德里克·丘奇,風景畫一直都是不同文化、地域及世紀的藝術家的偏愛,可是鄭麗雲延續的不僅是元素的形態,更是內在的能量及元素帶給人類的希望及恐懼。

藝術其實都是衝動的,跳出了生活的表面,用熱心與直覺而成就的。很少有人能在這樣充滿緊迫的世界來去自如,但鄭麗雲在這種環境裡確是最活躍的。在大眾要努力才能維持對生命的熱情時,她把她的熱情釋放出來。在她的作品內,我們聽到了原始的迷人歌聲,到處都有海浪、火焰、山巒和星空的畫。使得鄭麗雲的作品,以超越視覺的元素向觀眾說話。

最接近鄭麗雲靈魂的,莫過於她早期的海洋系列作品。或許在另一個世界,她是一個航海冒險家,那才能解釋她對海洋的廣闊深邃的認知理解。她以讓人誤以為她從海中出生的流暢道出海流、海浪及海花。歐洲畫家泰納筆下的海洋是敘述人類的命運; 美國畫家溫斯洛·霍默筆下的海洋是美國緬因州岩石海岸上拍音樂劇的演員。鄭麗雲的作品並不是像他們一樣的戲劇演出,而是在寫實與抽象的完美合作下,表達出海洋的真實的根本模樣。鄭麗雲的海洋是海也不是海,能清楚看到的海浪其實是交錯的線在鮮豔的底色上產生的幻覺。在技術上是在畫布上塗上一種或多種的色彩,乾涸後再塗上一層比較深的顏色,然後就像文藝復興時代的壁畫家一樣,在未幹透的顏料上用尖筆刻劃讓底下的顏色浮現。上千萬的刻痕像是銀筆劃、像是蝕刻畫、像是塗鴉、像是零散的頭髮、像是電光,是一種不能修正的畫法,每一副畫都像是即興爵士樂一樣充滿了風險及勇氣的現場演出。

中國書法是所有藝術的起點,而鄭麗雲的作畫方式也帶有中國傳統書法的韻味。她以自然的曲線把水寫進了作品。鄭麗雲小時候受到道教薰陶,作品無止境的距離感跟中國唐代與宋代的畫作相呼應,把太極圖中的兩極融和具體化。她的山與水的作品有些是以貝殼為靈感的,似乎都與海洋有關,卻同時擁有火的特徵。鄭麗雲的火其實源於她父親過世火葬時的火焰,是破壞也是淨化。她的火逼真得像活的一樣,無論站得多遠,那火似乎都可以把人吞沒。火的盛怒把靠近的玉蝶照得更深刻,更美麗。我們看不出蝴蝶是因為對火的迷戀而撲火自滅,還是那像紙一般的美麗翅膀受到了上天的眷顧而不為火傷。

鄭麗雲的畫是兩極的記載,是固體與液體、光與暗、熱與冷的平衡。在其中一副作品裡彗星劃過星空最能代表熱與冷的平衡。鄭麗雲最令人驚歎的是她作品的空間感-既遠亦近,像在後退又似在前進。海洋的畫作似乎是以俯視的角度,在沒有船或陸地,海水延伸至永遠。似乎一個長行旅途的半路,沒有任何同伴,也不確認能否到達陸地。像是古代水手馴養的鳥,滑翔、俯衝、高飛,在海浪上孤獨狩獵。不單是她的海洋作品,無論是山,是雲,是天空,還是銀河都讓我們懸於狂喜及敬畏之間。

兩極平衡的循環有很多原因,它反映了藝術家自我的歷史,特別是鄭麗雲人生中兩個重要事件: 1983年獨身從臺灣去美國及1997年她父親過世。她最初有關火的作品,就是要獻給父親的敬意。而無論她是在亞洲還是在美國,都與其中一個家隔著海洋,在她與水有關的作品裡,充滿了對彼岸的思念。父母的離世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人生,鄭麗雲火的作品展現了她的純真、多變、騷動、熱情。這些個人情感都在作品的外延表現,可是她作品的內涵卻說出了掌管宇宙的元素。是上帝或是"道";是科學或是歷史,鄭麗雲畫出了一種支配宇宙一切的力量。讓我們感受親切及茫然,明明是神話卻又似是與生活非常相近。她的作品把大家知道的與不知道的呈現在我們面前,讓我們感受到卻找不住。她用她那自然的火,把我們帶到自己心底,走進天堂中。

—Timothy Cahill, 2012年 3月

 

注: Timothy Cahill 美國紐約作家,認識鄭麗雲將近20年,專寫鄭麗雲的藝術。本文章是從2000年出版的謄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