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看不見的世界-江明德的藝術

看不見的世界
王哲雄(法國巴黎第四大學美術史與考古學博士)

雖然江明德先生逝世已超過十年,但是他的畫作仍然受到各方的重視;這幾年,先後於「鳳甲美術館」、「國立交通大學」以及新竹的「霍克國際藝術珍藏」等地展出。與他同輩的畫家相較,他的畫風的確有其鮮明的個人特色,特別是從具象繪畫轉化為抽象的探索過程中,讓他的灑脫與倔強性格表露無遺。哲人日已遠,典範在夙昔,無疑的,透過這次的展出,我們會對他更加地認識與瞭解,而台灣美術史,也該是給江明德一個他應有的地位的時刻了。

二十世紀初,西方藝術史在一連串具象與抽象的糾葛之間推衍進展。其實,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抽象繪畫尚未誕生之時,就已經存在著繪畫應追求「外在自然現象的真實」或「內在形上精神的真實」,兩股對立思維的角力;加上十九世紀攝影技術的發明,對繪畫而言是具有莫大的威脅性,藝術家肉眼的觀察,絕對無法和相機光學解析的精準度抗衡,塞尚不是在「印象主義」追求「現實界的真實」聲浪中,主張以普桑壯碩宏偉的精神,去探索大自然的本質問題嗎?所以,當寫實性的具象繪畫發展到了顛峰盡頭,代表「內在形上精神的真實」之抽象繪畫,也就更耐不住寂寞。康丁斯基在一些畫題署名「即興」、「印象」、「結構」的作品,已經表明要拋棄所有「可辨識」的人或物;一九一零年的一幅抽象水彩畫的推出,簡化、抽象化了一個個具象的形體,象徵著西方美術史上對客觀形象最後防線的突破,揭示了抽象繪畫的開始。經由馬勒維奇的「絕對主義」和佩弗斯內、卡波和塔特林的「構成主義」,以及荷蘭的「風格」藝術群(實際上是推展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義原理」)、德國的「包浩斯」,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間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或歐洲的「抒情抽象」,抽象藝術達到了全盛時期。

台灣的抽象繪畫起步較晚,五零年代,當西方繪畫的抽象風潮吹向台灣,前輩畫家如廖繼春、李石樵等巨匠,也都表示欣然接受抽象藝術的洗禮而不刻意迴避;時值青年的江明德,當然更主動積極地迎接這個繪畫新紀元的到來。一九五五年以前,江明德的畫作仍在摸索的階段,多半具有嚴謹的結構,並依循傳統學院派的作畫原則,當時他所創作的風景畫數量並不多,大多都呈現陰沈灰暗的調子。五零年代末期,他的繪畫步入了一種全新的風貌,他稱之為「黑白時期」。這期間,無論是畫作的題材,或是繪畫材料,都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放下了水彩、油畫等西方材料,埋首於中國水墨的研究,但他的畫作卻又和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大異其趣。儘管畫幅不大,我們仍可看到江明德運筆自如,水墨線條大膽奔放,畫面時而出現飽滿的水墨,時而以乾筆飛白的技法帶過,掌握了黑白的比例與虛實的相互掩映,體現了中國書畫「計白當黑」的抽象情境;雖然畫面的形式美大於內容的表現,這卻是他對抽象藝術的真正體會。就形式而言,這種表現和法國畫家蘇拉吉的「書法時期」,有某些程度的相似,但使用材料的不同,兩者的畫作還是有明顯的差異。蘇拉吉使用皮革製作的鏝刀代替畫筆,帶狀線條雄渾有力,黑白玩味著光線效應;江明德的水墨畫,展現中國文人所追求的筆墨書畫情趣。

從江明德的繪畫歷程看來,五零年代末期他已跳脫了「再現自然」的視覺範疇,轉向一種「表現性」的詮釋手法。六零年代,江明德致力於開設畫廊、赴日本進修、研究考古學等工作,畫作產量不多。直至七零年代,他又重拾畫筆,並窮研哲學與美學,企圖將繪畫帶入它們的思維體系;同時,他也研發了各種表現技法,如潑灑、滴濺、暈染等方式,將油彩的顏料表現功能發揮到極致。縱使畫作中多為抽象的表現形式,我們仍可從中窺探出影射自然的意象,甚至應該說江明德一生的主要作品,無論是具象的構圖、半具象蜿蜒顫抖的筆調,或是抽象的色料潑、灑、滴、濺,都與自然界的景物互通氣息,企圖以不同的語彙,為自然界創造出最生動最具能量感的風貌。

這段時期的作品,出現的絕大部分是澎湃激盪、如火焰般閃動竄升的大自然,色彩的變化也因藝術家運用隨機性與不確定性的技法,而更加渾然暢快並富節奏感。部分繪製於紙上的作品,利用紙張本身的顏色,營造出更協調的自然氛圍。這類作品包括淺藍純白色點交錯而顯得明亮輕快的『浩』;純然黑色揮灑,呈現中國水墨詩意的『漂』;或將藍色顏料,以同一方向與快速節奏,率性潑灑於畫布上,幾筆較寬大的筆觸刷出了形似竹葉的長條形,呼應著畫作主題的『竹林』。而其中『汶』的作品,無論構圖筆法,或顏料暈染、刷洗與摔潑的技法,運用得非常貼切,「內在形上精神的真實」,就在此幅紛亂、狂放,有如宇宙初創的混沌而神奇場域中幽然浮現。一九七二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哲學家伯格森曾經說過:「眼睛看的只是心理準備要理解的」;江明德眼睛所看到的的確不是自然的表象,而是自然沈潛的「本質」,這正是他想瞭解的形而上抽象精神的實在。

七零年代末期至八零年代,江明德接續了如前所述的技法,製作多幅氣勢恢弘,色彩變化更細膩而靈巧的油畫作品,特別是一九七八年,是他創作生涯的顛峰,在質與量上都大有收穫,如作品『榮』,以灰褐色、石綠做為主調,兩種顏料相互交融後,形塑成如浪花翻滾般的景象,無疑的,江明德從老樹的意象,意欲跳出自然的表象,進入「看樹非樹」的內在「靈性世界」,所以該作品既是具象也是抽象。形式上比較傾向抽象思考的同一時期作品,『礁』與『浪』,雖然「畫題」不斷地誘導讀畫者偏向具象世界的聯想,但結構上完全是一派抽象繪畫能量律動的圖式,自然性技法運用純熟。一九八七年繪製的『浪』作品,幾乎是速寫性質的油畫,儘管它與大自然的形象(兩棵彎曲的大樹幹所構成的風景)脫不開關係,但是輕快揮灑的顏色與無意識重複的糾葛線條,卻彷彿依循著某種規律與節奏運作,在淺黃、粉橘、淺灰色的襯托下,格外顯得清新愉悅。如果這幅率性的作品,江明德將其聯想到『浪』,或許是那動盪不安而具方向性糾纏不清的飄拂線條。年代不詳的『颶』同樣是江明德的浪漫情懷,驅使他去戲劇化造物主所創造的大地;一棵千年老樹釋放著火焰般的能量,卻被比他更強的宇宙能量-颶風,摧殘撕裂;所以風景表象的真實性對江明德來說並不重要,而是藉風景抒發「心緒」,才是他最關切的問題。

江明德某些作品,乍看之下和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有些相似,但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波洛克推崇佛洛伊德潛意識的學說,因此接納歐洲超現實主義畫家研發出來的「自動運作論」,他使用「滴漏」的技法以及印地安人製作砂畫由外而內的作畫方式,從四面八方隨著人的動作,將油彩摔潑滴漏在平放地面的畫布上,故有「行動繪畫」之稱。他作畫幾乎是在半意識狀態下運作,讓顏料逕自在畫布上形成均勻遍布的局面,沒有中心,也沒有上下左右的區別。而江明德的繪畫是在意識完全清醒的情況下,讓顏料流動的方向與狀態,完全掌控在他預期的範圍裡,除了承載著畫家的所表現的速度、力度與內在能量,更標示著他內心渴望的圖像。更明確地說,他的畫作是經過設計的,儘管觀者面對的是一幅幅抽象的構圖,或藉口式的具象,卻能將觀眾從「能見世界」帶入「不能見的世界」:一種浪漫波濤起伏的激盪世界。他的自動性技法,是從中國繪畫中的「彈粉」或「撞彩」的東方領悟而來。

江明德受到塞尚的影響是有跡可尋的,他領悟到還原大自然複雜的形體為最簡單的原形,探索大自然永恆的本質,甚至深入其奧妙而令人不寒而慄的威力核心。從早期的水彩畫『叢』,一直到中年所畫的『相依』,塞尚的解構或宏偉的縮影是相當清楚。『夜之林』一作,藍紫色的調子遍布在整幅畫面,基本上看起來是抽象結構,但依稀可以辨識幾顆閃爍忽明的樹影,在夜晚的微光下,以神秘而捉摸不定的姿態緩緩扭動著,這不是我們平常看到的自然,而是藝術家的內裡,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生靈躍動。在江明德的畫中,我們很難看見一棵靜止的樹,或許更應該說,「動」是江明德畫作中的一大特色。整體而言,江明德所表現的藝術形式,是浪漫主義的心緒,營造詩意的氛圍和展現宇宙的能量;他燃燒著內心的真實情感,畫面固然有悽愴、悲壯的戲劇性,卻阻止不了音樂性,予人一種律動、富有節奏的感受。更多時候,他採用明亮的顏料,透過色彩流盪、滴濺、潑灑的效果,使得畫面中展露了有如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雄壯,這也是江明德畫作中的一大特色。再者,他擅於將兩種顏色相互混合,在濃稠、黏膩的色彩中,呈現出若即若離、層層疊疊的效果,由於這種隨機性的動態效果難以掌控,失敗的作品往往比成功的作品要多出許多,要有不滿意的作品,他便自行銷毀,江明德稱呼此舉為「一手造成,一手破壞」。

八零年代起,江明德也為自己的藝術開闢了新的局面,他從版畫、水墨兩方雙管齊下,試圖在不同的媒材中探索抽象繪畫的可能性,可惜這類畫作在當時顯得有些曲高和寡,完成的作品數量也不多。在潑辣地表現熱抽象之後,江明德在九零年代初期一度朝向幾何的冷抽象發展,如同康丁斯基的畫作品沒有名字,江明德也以統一的「構成」知名加上不同的編號,區分每一幅畫作。甚至在這段期間,他返回了具象的手法,繪製多幅表現樹木的畫作。例如九三年創作的『黎明』與『谷』,我們可以清楚地指認這是風景畫,但它們是藝術家浪漫情懷的風景畫。這似乎是在奔放過後的江明德,所引發的內斂效應的結果。他的構圖變的富有趣味,筆觸也輕快許多,行雲流水的枝椏,如中國書法筆觸,風景也在統一中求變化,不再遵守古典法則,有一種返璞歸真的趨勢。然而整株植物仍置身於強風之下,枝葉和樹幹仍以一種旋轉的體態出現,如同梵谷『星夜』等作品一般,充滿著一股騷動感。

江明德的風景畫,亦是中西藝術碰撞下交融的產物。雖然大多數的畫作都是以西方的材料技法完成,但我們仍可從中發現不少中國藝術的元素:如前述中國書法線條,或是「黑白時期」追求的中國水墨意境。從江明德的畫作中,我們似乎也可看出他對中國山水皴法的研究。如一九八五年的作品『靄』,江明德將山的主體,化作中國式的苔點,並在山頂堆上礬頭,白色的雲靄穿梭在深色的山體之間,構成了虛實相映的東方情境。一九八二年的『編號013』的版畫作品,同樣也是以山作為表現主題,只見畫面中刀法飛馳交錯,帶著斧劈皴的意味。

雖然「形」與「色」的表現是繪畫構成的重要元素,但是江明德的畫作並不落入令人費解的形式主義,反而能夠喚起觀眾與自然界內在的奧秘關係。他的色彩表達了光線,也表達了形體,形與色在畫布中造就了和諧、統一的整體。他的繪畫,不是幻象景物的再現,也不是夢魘的投射,而是對大自然表象的精確研究之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結果。受到大學時期老師廖繼春的啟發,他很早就體認到了作畫貴在自身的領會,每一次畫風的轉變,都代表著新思維的誕生,這也是江明德藝術風格多元的因素。他認為,與其在畫室中雕琢,不如根據自然鍛鑄,因此他常流連於樹林與海邊,從自然中汲取靈感,被風吹動的樹林、洶湧澎湃的潮水,都是他探索的對象。就算面對他非常熟悉的景象時,他也能極其審慎地觀察、思考和組織,反覆推敲,努力將他所經驗到的感知用最深刻、最撼動人心的語彙傳遞出來。

看不見的世界-江明德的藝術
王哲雄(法國巴黎第四大學美術史與考古學博士) 

  雖然江明德先生逝世已超過十年,但是他的畫作仍然受到各方的重視;這幾年,先後於「鳳甲美術館」、「國立交通大學」以及新竹的「霍克國際藝術珍藏」等地展出。與他同輩的畫家相較,他的畫風的確有其鮮明的個人特色,特別是從具象繪畫轉化為抽象的探索過程中,讓他的灑脫與倔強性格表露無遺。哲人日已遠,典範在夙昔,無疑的,透過這次的展出,我們會對他更加地認識與瞭解,而台灣美術史,也該是給江明德一個他應有的地位的時刻了。

  二十世紀初,西方藝術史在一連串具象與抽象的糾葛之間推衍進展。其實,在十九世紀中葉開始,抽象繪畫尚未誕生之時,就已經存在著繪畫應追求「外在自然現象的真實」或「內在形上精神的真實」,兩股對立思維的角力;加上十九世紀攝影技術的發明,對繪畫而言是具有莫大的威脅性,藝術家肉眼的觀察,絕對無法和相機光學解析的精準度抗衡,塞尚不是在「印象主義」追求「現實界的真實」聲浪中,主張以普桑壯碩宏偉的精神,去探索大自然的本質問題嗎?所以,當寫實性的具象繪畫發展到了顛峰盡頭,代表「內在形上精神的真實」之抽象繪畫,也就更耐不住寂寞。康丁斯基在一些畫題署名「即興」、「印象」、「結構」的作品,已經表明要拋棄所有「可辨識」的人或物;一九一零年的一幅抽象水彩畫的推出,簡化、抽象化了一個個具象的形體,象徵著西方美術史上對客觀形象最後防線的突破,揭示了抽象繪畫的開始。經由馬勒維奇的「絕對主義」和佩弗斯內、卡波和塔特林的「構成主義」,以及荷蘭的「風格」藝術群(實際上是推展蒙德里安的「新造型主義原理」)、德國的「包浩斯」,一直到二次世界大戰間美國的「抽象表現主義」或歐洲的「抒情抽象」,抽象藝術達到了全盛時期。

  台灣的抽象繪畫起步較晚,五零年代,當西方繪畫的抽象風潮吹向台灣,前輩畫家如廖繼春、李石樵等巨匠,也都表示欣然接受抽象藝術的洗禮而不刻意迴避;時值青年的江明德,當然更主動積極地迎接這個繪畫新紀元的到來。一九五五年以前,江明德的畫作仍在摸索的階段,多半具有嚴謹的結構,並依循傳統學院派的作畫原則,當時他所創作的風景畫數量並不多,大多都呈現陰沈灰暗的調子。五零年代末期,他的繪畫步入了一種全新的風貌,他稱之為「黑白時期」。這期間,無論是畫作的題材,或是繪畫材料,都和以往有很大的不同。他放下了水彩、油畫等西方材料,埋首於中國水墨的研究,但他的畫作卻又和中國傳統的水墨畫大異其趣。儘管畫幅不大,我們仍可看到江明德運筆自如,水墨線條大膽奔放,畫面時而出現飽滿的水墨,時而以乾筆飛白的技法帶過,掌握了黑白的比例與虛實的相互掩映,體現了中國書畫「計白當黑」的抽象情境;雖然畫面的形式美大於內容的表現,這卻是他對抽象藝術的真正體會。就形式而言,這種表現和法國畫家蘇拉吉的「書法時期」,有某些程度的相似,但使用材料的不同,兩者的畫作還是有明顯的差異。蘇拉吉使用皮革製作的鏝刀代替畫筆,帶狀線條雄渾有力,黑白玩味著光線效應;江明德的水墨畫,展現中國文人所追求的筆墨書畫情趣。

  從江明德的繪畫歷程看來,五零年代末期他已跳脫了「再現自然」的視覺範疇,轉向一種「表現性」的詮釋手法。六零年代,江明德致力於開設畫廊、赴日本進修、研究考古學等工作,畫作產量不多。直至七零年代,他又重拾畫筆,並窮研哲學與美學,企圖將繪畫帶入它們的思維體系;同時,他也研發了各種表現技法,如潑灑、滴濺、暈染等方式,將油彩的顏料表現功能發揮到極致。縱使畫作中多為抽象的表現形式,我們仍可從中窺探出影射自然的意象,甚至應該說江明德一生的主要作品,無論是具象的構圖、半具象蜿蜒顫抖的筆調,或是抽象的色料潑、灑、滴、濺,都與自然界的景物互通氣息,企圖以不同的語彙,為自然界創造出最生動最具能量感的風貌。

  這段時期的作品,出現的絕大部分是澎湃激盪、如火焰般閃動竄升的大自然,色彩的變化也因藝術家運用隨機性與不確定性的技法,而更加渾然暢快並富節奏感。部分繪製於紙上的作品,利用紙張本身的顏色,營造出更協調的自然氛圍。這類作品包括淺藍純白色點交錯而顯得明亮輕快的『浩』;純然黑色揮灑,呈現中國水墨詩意的『漂』;或將藍色顏料,以同一方向與快速節奏,率性潑灑於畫布上,幾筆較寬大的筆觸刷出了形似竹葉的長條形,呼應著畫作主題的『竹林』。而其中『汶』的作品,無論構圖筆法,或顏料暈染、刷洗與摔潑的技法,運用得非常貼切,「內在形上精神的真實」,就在此幅紛亂、狂放,有如宇宙初創的混沌而神奇場域中幽然浮現。一九七二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哲學家伯格森曾經說過:「眼睛看的只是心理準備要理解的」;江明德眼睛所看到的的確不是自然的表象,而是自然沈潛的「本質」,這正是他想瞭解的形而上抽象精神的實在。

  七零年代末期至八零年代,江明德接續了如前所述的技法,製作多幅氣勢恢弘,色彩變化更細膩而靈巧的油畫作品,特別是一九七八年,是他創作生涯的顛峰,在質與量上都大有收穫,如作品『榮』,以灰褐色、石綠做為主調,兩種顏料相互交融後,形塑成如浪花翻滾般的景象,無疑的,江明德從老樹的意象,意欲跳出自然的表象,進入「看樹非樹」的內在「靈性世界」,所以該作品既是具象也是抽象。形式上比較傾向抽象思考的同一時期作品,『礁』與『浪』,雖然「畫題」不斷地誘導讀畫者偏向具象世界的聯想,但結構上完全是一派抽象繪畫能量律動的圖式,自然性技法運用純熟。一九八七年繪製的『浪』作品,幾乎是速寫性質的油畫,儘管它與大自然的形象(兩棵彎曲的大樹幹所構成的風景)脫不開關係,但是輕快揮灑的顏色與無意識重複的糾葛線條,卻彷彿依循著某種規律與節奏運作,在淺黃、粉橘、淺灰色的襯托下,格外顯得清新愉悅。如果這幅率性的作品,江明德將其聯想到『浪』,或許是那動盪不安而具方向性糾纏不清的飄拂線條。年代不詳的『颶』同樣是江明德的浪漫情懷,驅使他去戲劇化造物主所創造的大地;一棵千年老樹釋放著火焰般的能量,卻被比他更強的宇宙能量-颶風,摧殘撕裂;所以風景表象的真實性對江明德來說並不重要,而是藉風景抒發「心緒」,才是他最關切的問題。

  江明德某些作品,乍看之下和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波洛克有些相似,但兩者有本質上的不同。波洛克推崇佛洛伊德潛意識的學說,因此接納歐洲超現實主義畫家研發出來的「自動運作論」,他使用「滴漏」的技法以及印地安人製作砂畫由外而內的作畫方式,從四面八方隨著人的動作,將油彩摔潑滴漏在平放地面的畫布上,故有「行動繪畫」之稱。他作畫幾乎是在半意識狀態下運作,讓顏料逕自在畫布上形成均勻遍布的局面,沒有中心,也沒有上下左右的區別。而江明德的繪畫是在意識完全清醒的情況下,讓顏料流動的方向與狀態,完全掌控在他預期的範圍裡,除了承載著畫家的所表現的速度、力度與內在能量,更標示著他內心渴望的圖像。更明確地說,他的畫作是經過設計的,儘管觀者面對的是一幅幅抽象的構圖,或藉口式的具象,卻能將觀眾從「能見世界」帶入「不能見的世界」:一種浪漫波濤起伏的激盪世界。他的自動性技法,是從中國繪畫中的「彈粉」或「撞彩」的東方領悟而來。

  江明德受到塞尚的影響是有跡可尋的,他領悟到還原大自然複雜的形體為最簡單的原形,探索大自然永恆的本質,甚至深入其奧妙而令人不寒而慄的威力核心。從早期的水彩畫『叢』,一直到中年所畫的『相依』,塞尚的解構或宏偉的縮影是相當清楚。『夜之林』一作,藍紫色的調子遍布在整幅畫面,基本上看起來是抽象結構,但依稀可以辨識幾顆閃爍忽明的樹影,在夜晚的微光下,以神秘而捉摸不定的姿態緩緩扭動著,這不是我們平常看到的自然,而是藝術家的內裡,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的生靈躍動。在江明德的畫中,我們很難看見一棵靜止的樹,或許更應該說,「動」是江明德畫作中的一大特色。整體而言,江明德所表現的藝術形式,是浪漫主義的心緒,營造詩意的氛圍和展現宇宙的能量;他燃燒著內心的真實情感,畫面固然有悽愴、悲壯的戲劇性,卻阻止不了音樂性,予人一種律動、富有節奏的感受。更多時候,他採用明亮的顏料,透過色彩流盪、滴濺、潑灑的效果,使得畫面中展露了有如貝多芬「英雄交響曲」的雄壯,這也是江明德畫作中的一大特色。再者,他擅於將兩種顏色相互混合,在濃稠、黏膩的色彩中,呈現出若即若離、層層疊疊的效果,由於這種隨機性的動態效果難以掌控,失敗的作品往往比成功的作品要多出許多,要有不滿意的作品,他便自行銷毀,江明德稱呼此舉為「一手造成,一手破壞」。

  八零年代起,江明德也為自己的藝術開闢了新的局面,他從版畫、水墨兩方雙管齊下,試圖在不同的媒材中探索抽象繪畫的可能性,可惜這類畫作在當時顯得有些曲高和寡,完成的作品數量也不多。在潑辣地表現熱抽象之後,江明德在九零年代初期一度朝向幾何的冷抽象發展,如同康丁斯基的畫作品沒有名字,江明德也以統一的「構成」知名加上不同的編號,區分每一幅畫作。甚至在這段期間,他返回了具象的手法,繪製多幅表現樹木的畫作。例如九三年創作的『黎明』與『谷』,我們可以清楚地指認這是風景畫,但它們是藝術家浪漫情懷的風景畫。這似乎是在奔放過後的江明德,所引發的內斂效應的結果。他的構圖變的富有趣味,筆觸也輕快許多,行雲流水的枝椏,如中國書法筆觸,風景也在統一中求變化,不再遵守古典法則,有一種返璞歸真的趨勢。然而整株植物仍置身於強風之下,枝葉和樹幹仍以一種旋轉的體態出現,如同梵谷『星夜』等作品一般,充滿著一股騷動感。

  江明德的風景畫,亦是中西藝術碰撞下交融的產物。雖然大多數的畫作都是以西方的材料技法完成,但我們仍可從中發現不少中國藝術的元素:如前述中國書法線條,或是「黑白時期」追求的中國水墨意境。從江明德的畫作中,我們似乎也可看出他對中國山水皴法的研究。如一九八五年的作品『靄』,江明德將山的主體,化作中國式的苔點,並在山頂堆上礬頭,白色的雲靄穿梭在深色的山體之間,構成了虛實相映的東方情境。一九八二年的『編號013』的版畫作品,同樣也是以山作為表現主題,只見畫面中刀法飛馳交錯,帶著斧劈皴的意味。

  雖然「形」與「色」的表現是繪畫構成的重要元素,但是江明德的畫作並不落入令人費解的形式主義,反而能夠喚起觀眾與自然界內在的奧秘關係。他的色彩表達了光線,也表達了形體,形與色在畫布中造就了和諧、統一的整體。他的繪畫,不是幻象景物的再現,也不是夢魘的投射,而是對大自然表象的精確研究之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結果。受到大學時期老師廖繼春的啟發,他很早就體認到了作畫貴在自身的領會,每一次畫風的轉變,都代表著新思維的誕生,這也是江明德藝術風格多元的因素。他認為,與其在畫室中雕琢,不如根據自然鍛鑄,因此他常流連於樹林與海邊,從自然中汲取靈感,被風吹動的樹林、洶湧澎湃的潮水,都是他探索的對象。就算面對他非常熟悉的景象時,他也能極其審慎地觀察、思考和組織,反覆推敲,努力將他所經驗到的感知用最深刻、最撼動人心的語彙傳遞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