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從瓷揚窯到敬山陶舍-林振龍的現代陶塑

從瓷揚窯到敬山陶舍  林振龍的現代陶塑

文/白雪蘭(藝評家)

 

林振龍是台灣藝術界頗具聲譽的「瓷揚窯」主持人,1973年他才十八歲就進入王修功主持的漢唐陶藝工廠工作,1979年他離開漢唐陶藝工廠自行創業,成立「瓷揚窯」。在土城蜿蜒的山路上,三十多年來從陳景容為始,約有兩百多位的藝術家往返「瓷揚窯」創作,這是台灣藝術史上特別的樂章,藝術家們在此談笑風生展現創作才華。如傳統畫家鄭善禧、孫雲生與西畫家朱德群、洪瑞麟、陳景容,現代水墨畫家劉國松、楚戈等等都在這裡留下作品,為他們的創作生命增添輝煌的篇章。

實驗與創作

在與各個藝術家合作的過程中,林振龍提供材料與技術,他也從藝術家身上看到到創作精神與美學涵養,疼惜他的林葆家老師提醒他:「你也要有你自己的創作才是啊」,於是林振龍在自己的窯場裡,展開他的陶藝創作生涯。他有爐火純青的造型與釉藥技術,但要脫胎換骨就是要自我成長,自行實驗,才能走出自己。過去以傳統的陶藝為業,現在他一心想要讓台灣陶瓷有現代性、新面貌。在經營瓷揚窯之餘,他曾赴冲繩進修學習,但是實在太忙,所以中斷。1989年他參加當時頗前衛的藝術團體「二號公寓」,這些成員多數是甫自海外學成歸國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不以營利為目標,重視實驗性,而且經常交流彼此的藝術理念,林振龍在這個團體中不僅和他們思想激盪,也自由地提出實驗作品,拋開傳統瓶罐造型的束縛,從固有的形體中解放出來。

從2000年開始林振龍幾乎停止瓷揚窯的運作,專注於自己的創作,至今快二十年來,他曾發展出許多系列作品,他說:「我到國外的美術館,看到許多大師,比如畢卡索的全方位創作面貌,更加緊我創作的腳步。」於是他從青瓷起步發展「山奔海立」系列,將青瓷的細膩寧靜和陶土本色的迸裂結合,這是粗細、顏色、材質的對比,「大地系列」得之於土地乾旱龜裂的景象,也是對大地環境的關懷,都引起觀賞者的共鳴。

空間 釉彩系列

2009年展開的「空間 釉彩」系列是從現代雕塑的想法出發的,主要是以點、線、面來建構空間,用數隻長短不一的細木條形成線性,交叉構成幾何形,嵌入在方形或不規則的塊體中,在線條的交叉點上,放置一個圓碗或圓盤象徵圓點;表現二度與三度空間虛實相生的能量,以穿透性、開放性為訴求,打破手拉坏瓶罐的沉重感。這系列作品的造型千變萬化,作法上也顛覆以往,他以保麗龍和小木條做成造型用的支撐,用特別調製的土敷上,以攝氏1000度素燒,然後再上釉,以還原焰用攝氏1240度燒成,發明敷土成形的作法,可以作出無限的可能,這是對抽象結構空間的探討。「空間.釉彩」系列,不論是材質或是技術都涵蓋著他多年研發的心血。

中國傳統的釉色如青瓷、白瓷、 銅紅、天目、青花彩各有特色,這些釉色是經歷千垂百煉方能留傳,林振龍從林葆家師學習釉色。專研釉色數十年,各種顏色燒製其實難不倒他,但他洗盡鉛華回歸根本,何以採用古代的釉色在現代的造型上,他認為青瓷具靜謐之感,白釉如凝脂溫潤,鈞窯的銅紅高貴大器,雖然這些色彩從傳統而來,但美是恆久不衰的,隨時人喜愛是流行,已達極致千年不更的色彩,才是人類共通的審美觀,所以他偏好這些古人的智慧結晶。即使以現代技術去燒製,色調些微的差距都要在嚴謹的掌控中,才能達到雅緻脫俗的完美境界,彼此相襯展現視覺美感。

近年來他經常受邀到大陸的古代窯址,參加出土陶瓷的研討會,因為他對古陶瓷的技術面也很專精,同時他也將現代陶塑作品,帶到大陸參加聯覽與舉辦個展,展現一位從古而今,如何從瓷揚窯的窯主變成敬山陶舍的藝術家之心路歷程,假若不是對泥土對溫度對釉色的奇幻著迷,如何能投注畢生精力於其中呢?

在林振龍所寫的〈陶瓷人生〉:「少年如泥,柔軟可塑,中年如煉火,等待昇華,老年如成器,冷靜歸人間」。林振龍尚在中年,他不斷地實驗,最近他迷上窯燒石頭,他去溪裡撿小石頭在窯裡燒製,石頭(其實就是土)的成分不同,裂開的程度,色澤也不同,他在燒裂開的土石上,貼金箔或上釉再燒製,達到材質的對比,傳統的根基和追求創新的實驗態度,林振龍的好奇是他創作的動力,也給觀賞者帶來無限的驚喜,相信他未來必能老年如成器,冷靜歸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