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再生的風景」創作自述

「再生的風景」 創作自述

陳孟澤  2017年3月

  「創作」對我而言,並不是無中生有的一件事,與其說是創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視覺形式或特殊媒材的新奇表現,毋寧說是重新找回某些被埋沒的價值,而這些價值對處在炫目浮動世界的現代人來說,可能有些類似鎮定劑的功能,對於自己,也對於周遭,多少都起了些作用。

 

  儘管我以宏觀的視野觀看浩瀚的山川雲海或是以微觀的角度觀察身邊的一草一木,這些可見的表象都未必成為存有而與身為能見者的我做實質交會,人與存有之間一直都在游離的狀態尋覓彼此最接近的時刻,在這樣的認識之下,人必須先體認自己的唯一性才能有條件去看見存有,然後以最真誠的姿態貼近存有。所以,真正的創作近乎是在一條迂迴而渾沌的道路上重新自我認識的過程。

 

  創作者為了確認表象之下不可見的存有,常常是焦慮的,存有的不可捉摸造就了許多繪畫的可能性,於是,畫家都在等待著邂逅某種唯一契合的表象以窺見存有的樣貌,這種唯一性往往只有在世界的空白處與裂縫中才能發現,而繪畫媒材物質感的呈現正好提供了這種存在感顯現的出口。

 

  油彩與蛋彩這種西方傳統繪畫媒材所具有的透層特性隱含了西洋美術長久以來對存有的看法,觀看的過程指向視線所包覆著的外在整體,當然也包含著自身以及可見物彼此之間的一切。當一切形體透過蛋彩與油彩描繪的層層疊合,在形體不斷的被拆解交錯後又重新回到形體,存有也在這重複的行動中化為一個無數透明薄膜匯聚的表象中顯現,這一切的過程都因物質與心靈的契合而使得存有被我們以繪畫的形式接近了。此再現的過程是迂迴而非直線性的,是從見山是山回到見山又是山的起始狀態,因此,基於此概念而產生的新視野可以說是一種「再生的風景」。

 

  此次的個展所陳列的是從事油彩蛋彩混合技法以來的一次整體展現,包含了早期靜物為主題的「定相」系列、後來以水族魚群為主題的「蒼之界」系列、以及目前以風景草木為主題的「再生的風景」系列,即便取材不一,但從繪畫物質感到存有的顯現之概念皆可涵蓋在此「再生的風景」主題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