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汪天亮的漆藝之路

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繼承 ——汪天亮的漆藝之路

 

喬 十光

中國漆畫研究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


  汪天亮,1985 年畢業於福建工藝美術學校工藝繪畫專業。所謂工藝繪畫是指需要通過工藝材料製作的繪畫,這樣的繪畫往往因受材料工藝與實用功能的制約而具有裝飾性的特色,因此有的地方稱之為裝飾繪畫。這種具有裝飾風格的繪畫和我學的壁畫專業相似,在課程設置上也有許多相同之處。除了素描、白描、水墨、彩墨、沒墨、油畫、雕塑等課程的系統學習之外,還要具備傳統藝術如彩陶、青銅器、楚漢漆器、漢畫像石、隋唐壁畫的修養,而且也要有民間藝術如剪紙、年畫等方面的知識。通過這些課程的系統訓練和寬泛的藝術薰陶,學生不僅具備了較強的繪畫功底,而且有著較深的藝術修養,中西繪畫、色彩素描、水墨重彩、理論實踐樣樣都拿的起來。汪天亮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多面手,他讀過藝術和歷史兩個專業,尤其擅長書法和水墨,這種知識背景培養了他對中國傳統藝術的深厚感情,決定了他一生的藝術軌跡,形成了他漆藝創作中極富東方文化色彩的藝術特色。

  在創作題材上,汪天亮善於從傳統文化符號中尋找素材,無論是彩陶紋樣、敦煌藻井還是甲骨、鐘鼎、秦篆、漢隸、魏碑與草書等書法元素,都能夠通過他的分解、移植、組合、交織而別具新意。他的一系列創作從早期的現代裝飾刻紙、現代水墨,到之後的「漆書」系列、「仰韶」系列、以及近期的「大器」系列等,都深深紮根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中,作品既有東方文化傳統又有現代審美意味。

  在創作風格上,汪天亮延續並發展了傳統中的抽象手法。抽象手法並不是西方的專利,在中國傳統藝術中處處可見,如中國園林中瘦、漏、皺、透的太湖石就具有抽象雕塑的性質; 傳統傢俱及陳列品中運用的大理石裝飾,其行雲流水般的紋理也類同於西方抽象繪畫; 中國的書法、水墨也有很強的抽象意味; 傳統漆藝中一些利用自然物或工具製造高低不同的紋理所形成的千變萬化的變塗紋飾,也是抽象手法的體現。這些抽象
手法的運用都啟發了汪天亮的創作靈感,加之其對中國書法和水墨畫方面長期的藝術積澱,使汪天亮的藝術風格逐步走向了抽象。

  在藝術媒材上,汪天亮選擇將漆藝做為自己的藝術歸宿。早年汪天亮曾舉辦過現代裝飾刻紙展和現代水墨展,在之後的藝術生涯中,他一直不斷嘗試運用多種材質,如瓷、陶、木、土、紙、金、石等進行創作。隨著實踐的深入與藝術理念的成熟,他逐漸開始關注材料本身具有的文化特性,並認識到在藝術創作中,無論是主題的選擇、風格的變化都不能夠擺脫物質材料在製作上帶來的特定的審美趨向。於是他最終將漆藝鎖定為自己的目標,義無反顧地投身漆海,落戶於漆鄉。福州是我國著名的漆都,漆文化積澱非常豐厚。清代沈紹安復興了中國傳統的脫胎技法,發明了金銀泥彩繪技法。現代的李芝卿進一步發展創新了多種抽象肌理的變塗技法。漆藝的材料多樣、技法豐富、風格多變、題材寬泛,它兼收並蓄、博採眾長,是一個兼具精神和物質兩方面因素的龐大文化載體,它能夠承載中華文化高遠、深邃、平和的博大境界,在承擔文化思想方面有著無限的發展空間。

  在漆藝創新上,汪天亮將漆立體造型作為自己的亮點。福州的漆藝傳統一方面為漆器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有著豐富的遺產。另一方面,由於傳統漆藝發展的成熟,行業內部形成了很多清規戒律,這些保守的思想往往成為創新的巨大障礙,一些人更將汪天亮視作異端的代表。面對種種阻力,汪天亮依然大膽地開始了自己的漆立體造型創作。漆立體造型概念由日本傳入,在當時,中國尚處在起步階段,汪天亮是該領域中為數不多的探索者和開拓者之一。其實,在中國傳統漆藝裡早就有漆藝立體表現,如戰國時期楚墓中的鎮墓獸,南北朝及隋朝時代的夾紵佛像等,但都被淹沒在漆器的汪洋大海之中,沒有獨立的稱謂。如果給它定個名稱,我以為「漆塑」最好,這比立體造型概念更為清晰,就像沒有必要將茶葉稱為飲料一樣。汪天亮的這些漆塑作品,特別是他的「大器」系列作品,以《道德經》中「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的哲學語境為原點,展現出大氣、沉寂的藝術效果。這一系列的作品通體黑髹,表面沒有過多的彩繪,這是作者長期以來對傳統漆藝和水墨墨彩相結合的思考; 同時,在造型手法上借鑒傳統脫胎漆器的方法自由造型,形態多樣,從中能夠看到楚漢漆器中與天地同流的博大精神。作品既可高低組合,也可懸掛排列,更可櫥窗擺設,特別符合現代社會的審美需求。這些作品所包含的文化意蘊,使得他的作品超越了純繪畫和純雕塑的範疇,在福州脫胎漆器固有的輕巧精緻、華美綺麗中又增加了雄渾大氣、豪放磅礴之美。

  這是中國漆藝的新形態,是對現代漆藝的開拓和創造,是汪天亮在繼承中創新、創新中繼承的新成果。有一個畫家說:「傳統萬歲,創新加一歲。」汪天亮的創新為傳統所增加的一歲,也必將融入傳統中,成為新的傳統。古語云:「溫故而知新」,汪天亮的藝術創新就是在傳統漆藝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既是傳統漆藝的個性化延伸,更是對現代漆藝的開拓性的創造,顯示出了勃勃生機。如今的汪天亮正處在藝術創作的黃金時期,年富力強、如日中天。我非常期待看到他更多、更好的新作品,也希望他能繼續為中國漆藝的創新做出更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