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館】10.19 - 11.15 ── 具象抽象之間‧寫實幻想之間
Carol Chang
名山藝術推出「具象與抽象之間」,呈現趙無極、朱德群、王仁傑、李君毅、翁明哲、李英皇、郭錦屏、李曜丞創作。不同世代與各異的求藝經歷,形塑形態萬千的技法與畫風,追尋對「內在自然」的探究。
華人藝術之光朱德群、趙無極於國際藝壇綻放永恆光輝,皆以版畫這個獨立的藝術形式,拓展空間、線條、色彩的美學表現。朱德群曾言「版畫、油畫等均有異曲同工之妙」,與名山藝術獨家合作的三十三款原創石版畫皆是他匠心獨運的創作,流暢線條和舞動色塊,抒懷胸中丘壑。同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的趙無極,創作表現抽離形體,以中國文化豐富抽象自然的美學向度。版畫創作歷程橫跨趙無極人生近60年,銅版蝕刻、石版、絲網版等技法嫻熟,亦展現他自具象走入抒情抽象的畫風轉變。
旅居法國期間,水墨逸趣是王仁傑寄託思鄉情的表述。從東方對「山水」的哲思中,王仁傑體會對生命與自然的敬畏。抒情優美的抽象畫面,保留中國文化渾厚氣度,也蘊含來自宇宙萬物的精粹。
李君毅發揚恩師劉國松「格筆的命」理念,作畫時以軟木方印反覆拓染,拓碑般浮出底層刻板文字或圖樣。極需耐心的創作過程,李君毅視之為一種修行,一次次的蓋印,成為構築心經山水的必經之路,完美詮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作境界。
翁明哲關注自然在陽光下色彩變幻之美,「光線」是其創作靈光。水泥刀揮灑營造印象派般的筆觸肌理,以明亮色彩留住一閃即逝的片刻,反映景物的瞬間印象。
李英皇的創作體現墨韻黑白間淡泊、飄渺的美學精神。山林或文人盆景,李英皇記敘時序流轉的景象,是以物觀物而得的體會表達。郭錦屏擅長超現實表現手法,畫裡各處藏匿細膩描繪的擬人小物,象徵性地展現希望的信念,傳達自我生活的價值觀、人生觀。李曜丞透過雕塑,尋找內心與外界的平衡,循著石材天然的紋理變化,構築光的路徑和無垠的想像。
橫跨時代、穿越流派,藝行者們穿梭「形與非形」、「寫實或幻境」看似對立的兩極之間,在紛雜時代中細語心靈,深入無人踏及的靜默之境,並給予觀賞者時間、空間和色彩體現方式的多元觀點。
—
具象抽象之間‧寫實幻想之間
展期│2023.10.19 - 1.115 (每日10:00 – 18:30)
地點│名山藝術台北館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1樓 (近捷運東門站)
朱德群 │ 喜相逢 70×97cm 石版版畫 2004
趙無極 │ No.314 49.6×37.4cm 銅版版畫 1984
王仁傑 │ 陀螺-電子雞 194×130cm×2、194×25cm 油彩畫布 1997
翁明哲 │ 癸亥年正月初一 130×194cm 油彩畫布 2023
李君毅|山動?心動?之暮 70.5x70.5cm 設色紙本 2023
李英皇 │ 植栽帖-心地本自然 107×81cm 水墨絹本 2023
郭錦屏|窗外的小船 120 x 100cm 2023 水墨絹本
李曜丞|曖曖含光14 10 x 100 x 20cm 2023 蛇紋石、環氧樹脂、L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