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展覽2023

【台北館】12.16 - 1.21 「花鳥畫意」陳士侯創作展

Carol Chang

大自然的力量,賦予花草蟲鳥靈性精神;藝術家的思想,造就萬物超越物質之美的深刻情感。陳士侯崇尚田園自然忠於寫生,常日生活裡為伍的山花、鳥蟲與瓜果躍然於畫,饒富悠然野趣,在極盡精微的重彩構圖間,仍流露文人氣質的典雅妍美。

幽居田野的陳士侯,朝夕觀察時令花卉、跟隨時節親手栽植四季蔬果。與自然相融,閒情雅致成為其藝術土壤。俯拾皆是的自然界生靈,以精雕細琢的工筆細膩刻畫,生動傳神。獨到的特寫式構圖,布局花葉團簇堆疊、俯仰橫斜,以明暗錯落營造縱深,一筆一墨凝聚著對大地的深切熱愛,展現自然界生機勃勃的美好。

陳士侯在承襲傳統文脈的同時,以貼近真切的關懷視角自成一體,建立工筆新象。期待陳士侯的花卉為您帶來自然之美的啟示,讓藝術成為冬季中的一抹暖意,於自然生息間獲得舒緩、得到滋養,感受藝術家心靈的寧靜與生命的豐盈。


「花鳥畫意」陳士侯創作展
開幕茶會 │ 2023.12.23 下午3點
展期 │ 2023.12.16 -2024.1.21 (每日10:00 – 18:30)
地點 │ 名山藝術台北館
地址 │ 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1樓 (近捷運東門站)

陳士侯 │ 鳶尾花 68×106cm 彩墨絹本 2013

陳士侯 │阿里山之晨 84.9x65.9cm 彩墨絹本 2013

陳士侯 │ 大山茶花 59×122cm 彩墨絹本 2019

陳士侯 │ 絲瓜 61×36cm 彩墨絹本 2019

【竹科館】11.16 - 1.14 ── 品藏 ‧ 名山館藏特展

Carol Chang

名山藝術以司馬遷「藏諸名山,傳之其人」為信念,將藝術文化的傳承視作畫廊工作中最重視的目標。自1989年成立迄今,以推廣優秀當代藝術作品為職志,經營橫跨前輩至新秀之藝術家。

本次展覽呈現朱德群、趙無極、吳學讓、劉國松、李君毅、于彭、翁明哲、李英皇、郭錦屏、李曜丞創作。朱德群、趙無極的原創版畫,以抽象的筆法,捕捉自然之美;吳學讓、劉國松、于彭、李君毅的現代水墨,由傳統文化出發,融合藝術家的人生經歷,為水墨創作擘劃新局;翁明哲的油畫作品,水泥刮刀留下充滿律動感的筆觸,讓風景有了不同的生命力;李英皇、郭錦屏,同樣是絹本上的當代水墨,一個朦朧靜謐,一個超現實又富有童趣;李曜丞透過雕塑,不斷尋找內心與外界的平衡,循著石材天然的紋理變化,在方寸之間構築了光的路徑和無垠的想像。

這些跨世紀、跨媒材的經典作品,皆展示著藝術家力求突破的創新精神,以創作傾訴生命裡的悸動和感受。誠摯邀請您蒞臨品藏。

--
品藏 ‧ 名山館藏特展
展出藝術家:朱德群、趙無極、吳學讓、劉國松、李君毅、于彭、翁明哲、李英皇、郭錦屏、李曜丞
展期:2023.11.16 - 2024.1.14(每週一到六 10:00-18:30)
地點:名山藝術竹科館(新竹市東區工業東二路一號三樓)

朱德群|平靜 9 ×70 cm 2006 石版畫

趙無極|No.376 47.5×67cm 1994 石版畫

吳學讓|神仙祝壽 69.5×44.5 cm 1996 水墨紙本

劉國松|十里青山泝碧 118.5×94.5cm 2010 水墨紙本

李君毅|山動?心動?之暮 70.5×70.5cm 2023 設色紙本

于彭|遊園驚夢之外一章 89×97cm 1995 水墨紙本

翁明哲|台南左鎮二寮曙光 91×138cm 2023 油彩畫布

李英皇|雲縫間的片刻往昔 130×162cm 水墨絹本 2023

郭錦屏|窗外的小船 120×100cm 2023 水墨絹本

李曜丞|曖曖含光14 10×100×20cm 2023 蛇紋石、環氧樹脂、LED

【台北館】10.19 - 11.15 ── 具象抽象之間‧寫實幻想之間

Carol Chang

名山藝術推出「具象與抽象之間」,呈現趙無極、朱德群、王仁傑、李君毅、翁明哲、李英皇、郭錦屏、李曜丞創作。不同世代與各異的求藝經歷,形塑形態萬千的技法與畫風,追尋對「內在自然」的探究。

華人藝術之光朱德群、趙無極於國際藝壇綻放永恆光輝,皆以版畫這個獨立的藝術形式,拓展空間、線條、色彩的美學表現。朱德群曾言「版畫、油畫等均有異曲同工之妙」,與名山藝術獨家合作的三十三款原創石版畫皆是他匠心獨運的創作,流暢線條和舞動色塊,抒懷胸中丘壑。同為法蘭西藝術院院士的趙無極,創作表現抽離形體,以中國文化豐富抽象自然的美學向度。版畫創作歷程橫跨趙無極人生近60年,銅版蝕刻、石版、絲網版等技法嫻熟,亦展現他自具象走入抒情抽象的畫風轉變。

旅居法國期間,水墨逸趣是王仁傑寄託思鄉情的表述。從東方對「山水」的哲思中,王仁傑體會對生命與自然的敬畏。抒情優美的抽象畫面,保留中國文化渾厚氣度,也蘊含來自宇宙萬物的精粹。

李君毅發揚恩師劉國松「格筆的命」理念,作畫時以軟木方印反覆拓染,拓碑般浮出底層刻板文字或圖樣。極需耐心的創作過程,李君毅視之為一種修行,一次次的蓋印,成為構築心經山水的必經之路,完美詮釋「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創作境界。

翁明哲關注自然在陽光下色彩變幻之美,「光線」是其創作靈光。水泥刀揮灑營造印象派般的筆觸肌理,以明亮色彩留住一閃即逝的片刻,反映景物的瞬間印象。

李英皇的創作體現墨韻黑白間淡泊、飄渺的美學精神。山林或文人盆景,李英皇記敘時序流轉的景象,是以物觀物而得的體會表達。郭錦屏擅長超現實表現手法,畫裡各處藏匿細膩描繪的擬人小物,象徵性地展現希望的信念,傳達自我生活的價值觀、人生觀。李曜丞透過雕塑,尋找內心與外界的平衡,循著石材天然的紋理變化,構築光的路徑和無垠的想像。

橫跨時代、穿越流派,藝行者們穿梭「形與非形」、「寫實或幻境」看似對立的兩極之間,在紛雜時代中細語心靈,深入無人踏及的靜默之境,並給予觀賞者時間、空間和色彩體現方式的多元觀點。


具象抽象之間‧寫實幻想之間
展期│2023.10.19 - 1.115 (每日10:00 – 18:30)
地點│名山藝術台北館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1樓 (近捷運東門站)

朱德群 │ 喜相逢 70×97cm 石版版畫 2004

趙無極 │ No.314 49.6×37.4cm 銅版版畫 1984

王仁傑 │ 陀螺-電子雞 194×130cm×2、194×25cm 油彩畫布 1997

翁明哲 │ 癸亥年正月初一 130×194cm 油彩畫布 2023

李君毅|山動?心動?之暮 70.5x70.5cm 設色紙本 2023

李英皇 │ 植栽帖-心地本自然 107×81cm 水墨絹本 2023

郭錦屏|窗外的小船 120 x 100cm 2023 水墨絹本

李曜丞|曖曖含光14 10 x 100 x 20cm 2023 蛇紋石、環氧樹脂、LED

【竹科館】9/18 - 10/13 以「山」為名:藝術與科技交錯下的當代地景

Carol Chang

在科技不斷發展更新的當代社會,人類世界的進步一日千里,動見觀瞻已與機械控制密不可分,隨之而來的AI複製時代,已造成生活方式的極端改變。然而,科技帶來生產方式的急速改變,一方面加劇人類傳統生產力、環境適應力的相對弱化,另一方面,其對自然界造成的威脅破壞亦日益增加,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問題益形嚴重,人類與生物之間的平衡產生巨大裂痕及危機。

本策展以「山」作為大自然的原始象徵,涉及與其相關的各種環境因素如雲、水、樹、石…的附帶討論,藉由人類歷史與大自然唇齒相依的寓言隱喻,探討紙上文本或科技影像中的山水幻象,反襯末世傳說、社會賴以生存的居所理想或烏托邦精神的崩解等問題。

不論是作為一種寓言、想像或虛擬情境的符號語彙,「山水」作為一種逃避現實、隱喻現狀及寄望未來的代名詞,藝術家透過本展覽,藉由傳統筆墨或高科技的輔助工具,在不斷對話與問題交錯的共振下,重新對當代自然保護議題提出批評和省思,藉以建立更具人文思想深度的當代視覺意象及行動策略。同時,藉此探討當代環境變遷中,人類對於風景、景觀、地景或山水的多重認識與意識重構,突顯理想棲地與生態平衡之間的緊張與衝突關係。

文:白適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

--

以「山」為名:藝術與科技交錯下的當代地景
策展人:白適銘、劉辰岫
展出藝術家:李英皇、李英維、李怡萱、李君毅、洪小澎、劉大中、劉辰岫&未來敘事實驗室、管偉邦、謝啟民(以上依姓名筆畫排序)


展期:2023.9.18 - 10.13(每週一到六 10:00-18:30)
地點:名山藝術竹科館(新竹市東區工業東二路一號三樓)

李英皇│雲‧木‧土‧紙

李君毅│看見台灣

李英維│Dimensional sequence 2018-07

洪小澎│平安如意大發

劉大中│搖曳

劉辰岫│Flying Mountains: Taiwan @ 3268

管偉邦│《山旮旯記:西貢小島》

謝啟民│《歧異的風景》之鬱金

李怡萱│山山

【台北館】8.19 - 9.15「流光洩影」王仁傑 翁明哲 油畫雙人展

Carol Chang

十三世紀喬托革新大舉,在宗教繪畫裡將「風景」的概念帶進世人視野,增添畫面的生動活力,亦是以風景展現人文關懷的啟示。而當代藝術對風景的思考、媒材、演譯已昇華至探索物象外之心靈感悟。王仁傑、翁明哲兩位藝術家在畫布展現觸動心緒的剎那景色,重現自然與生活的寧靜與生命力。

王仁傑的抒情抽象畫風成功結合中國哲學思維,在具象和抽象交聚間,更體現藝術家繪畫裡對感官氛圍的探索追求。山巖谷間的筆觸如草書線條般的飄逸挺拔,油彩如潑墨渲染出山巒疊障,帶著東方繪畫的含蓄優雅,擴展出瑰麗優柔的心象風景。

翁明哲關注的自然在於陽光下色彩變幻之美。無論鬧城或郊外風光、曙光乍現時分、暮色的瑰麗彩霞,「光線」便是翁明哲的創作靈光,明亮色彩在水泥刀揮灑下,留住一閃即逝的片刻,反映景物的瞬間印象。

兩位傑出藝術家透過不同視野、心靈、風格觀察體現的風景,映證當代藝術的紛呈表現,並在品味天地間得到調解現實與理想的心緒解脫。

流光洩影:王仁傑 翁明哲 油畫雙人展
開幕茶會 │ 2023.8.19 下午3點
展期 │ 2023.8.19 - 9.15 (每日10:00-18:30)
地點 │ 名山藝術台北館
地址 │ 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電話 │ 02-3322-2988

王仁傑 │ 是秋 112×145.5cm+直徑40cm 油彩畫布 2023

翁明哲 │ 台北城象山 91×138cm 油彩畫布 2023

王仁傑 │ 燦 80×100cm 壓克力、油彩畫布 2022

【竹科館】7.18 - 8.20 植光穿梭:盛夏五人聯展

Carol Chang

鬱鬱蔥蔥的盛夏,適合享受藝術世界的愜意沁涼。名山藝術竹科館,以「植光穿梭」盛夏五人聯展,開啟美好季節的序幕。

李曜丞時常踽踽獨行於山林之間,在路途上,不斷地挖掘自己,感受片刻的光影、聲音與景物。透過雕塑,尋找內心與外界的平衡,循著石材天然的紋理變化,在方寸之間構築了光的路徑和無垠的想像。每見郭錦屏的創作,總為其細膩的描繪及想像力讚嘆不已。在絹布上透過超現實的表現手法,將喜愛的物件相互結合,除營造空間一隅豐沛的生命力表現,亦透過畫面物件的象徵性體現對希望的信念,間接傳達出自我生活的價值觀與人生觀。陳薇文的膠彩作品,有著獨特的氣質。一扇扇窗戶將現實分隔為不同的時空,穿越歷史的紅龍魚,籠罩著神祕古老的面紗,以華麗優雅的姿態穿梭其中,表達時光、記憶、情感川流而穿透空間的概念。黃昱昊從打電玩的經驗出發,發現隨著鏡頭移動,出現的 Bug或破圖,反而形成了一種遊歷虛擬世界的特殊觀看經驗。姑婆芋、龜貝芋與破圖的色塊,透過宣紙與水干顏料的運用,在真實世界裡呈現了獨特、清新的虛擬空間。彭禹慈的作品專注於創作過程中的精神心理探索,碎形的筆觸與柔和的色彩,在留白的空間中,形塑出寧靜卻帶有動態,浪漫且有秩序的氛圍。

五位新晉藝術家基於生活所處的時空環境發想,賦予作品更為深刻的時代精神及現世價值。貼近當代生活的表現,相信能引起您的共鳴。名山藝術竹科館,期待您的來訪,感受當代藝術豐沛的生命力。

--

【植光穿梭】盛夏五人聯展
展出藝術家|李曜丞、郭錦屏、陳薇文、黃昱昊、彭禹慈
展期 │ 2023.7.18-8.20 (每日11:00-19:30)
地點 │ 名山藝術竹科館
地址 │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一號三樓
電話 │ 03-5630612

李曜丞

陳薇文 │ 不只是一個地方

郭錦屏 │ 窗外的小船

彭禹慈│積水08

【台北館】6.10-7.9 以「山」為名:藝術與科技交錯下的當代地景

Carol Chang

在科技不斷發展更新的當代社會,人類世界的進步一日千里,動見觀瞻已與機械控制密不可分,隨之而來的AI複製時代,已造成生活方式的極端改變。然而,科技帶來生產方式的急速改變,一方面加劇人類傳統生產力、環境適應力的相對弱化,另一方面,其對自然界造成的威脅破壞亦日益增加,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問題益形嚴重,人類與生物之間的平衡產生巨大裂痕及危機。

本策展以「山」作為大自然的原始象徵,涉及與其相關的各種環境因素如雲、水、樹、石…的附帶討論,藉由人類歷史與大自然唇齒相依的寓言隱喻,探討紙上文本或科技影像中的山水幻象,反襯末世傳說、社會賴以生存的居所理想或烏托邦精神的崩解等問題。

不論是作為一種寓言、想像或虛擬情境的符號語彙,「山水」作為一種逃避現實、隱喻現狀及寄望未來的代名詞,藝術家透過本展覽,藉由傳統筆墨或高科技的輔助工具,在不斷對話與問題交錯的共振下,重新對當代自然保護議題提出批評和省思,藉以建立更具人文思想深度的當代視覺意象及行動策略。同時,藉此探討當代環境變遷中,人類對於風景、景觀、地景或山水的多重認識與意識重構,突顯理想棲地與生態平衡之間的緊張與衝突關係。

文:白適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系主任)

--

以「山」為名:藝術與科技交錯下的當代地景
策展人:白適銘、劉辰岫
展出藝術家:李英皇、李英維、李怡萱、李君毅、洪小澎、劉大中、劉辰岫&未來敘事實驗室、管偉邦、謝啟民(以上依姓名筆畫排序)

開幕茶會暨座談會:2023.6.18(日)下午3點
展期:2023.6.10 - 7.2(每日10:00-18:30)
地點:名山藝術臺北館(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李英皇│雲‧木‧土‧紙

李君毅│看見台灣

李英維│Dimensional sequence 2018-07

洪小澎│平安如意大發

劉大中│搖曳

劉辰岫│Flying Mountains: Taiwan @ 3268

管偉邦│《山旮旯記:西貢小島》

謝啟民│《歧異的風景》之鬱金

李怡萱│山山

【竹科館】5.15 - 6.11 「依隱玩世」李君毅創作展

Carol Chang

李君毅出生於台灣,成長於香港,因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老師的指導,從此走上藝術創作之路。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後,赴美國亞歷桑納州州立大學取得中國藝術史博士學位。

受到中國傳統拓本藝術及雕版木刻的啟發,李君毅以軟木製成的小型方章代替毛筆,反反覆覆以點拓的方式構成細緻且壯闊的奇妙景致。大膽前衛的表現手法,對照山水風景的構圖,反映的是當代知識分子對國家社會的人文關懷。著名藝術評論家李鑄晉教授稱許他:「一面吸收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一面結合西方現代文化的因素,融會貫通而完成了其個人風格。」

面對近年來國際間詭譎多變的政經情勢,臺灣經歷了風雨飄搖的衝擊與挑戰,當前這座「寶島」表面上還是一片歌舞昇平的美好榮景,但社會內部其實存在著各種紛亂騷動的不安跡象。以革新水墨的創作觀念著稱的李君毅,擅長運用富於象徵意義的諷寓手法探討當代性與現世性的議題,其新作則意圖揭示臺灣當下社會所呈現錯綜紛繁的現狀。

「依隱玩世」展覽的構想,源自於李君毅的新系列創作 「玩弄股掌上」和「耍花樣」,透過和魔術方塊的結合,讓平面的山水花卉有了多維度的展開與變化。本次展覽蒐羅了老師各系列的經典作品從捨棄毛筆的「水墨格新」到連墨都替除,結合傳統四大發明的「無墨鑄紙」,還有最新的立體創作,歡迎您來館欣賞,藝術家求新求變的精神與實踐。


展期 │ 2023.5.15-6.11 (每日11:00-19:30)
地點 │ 名山藝術竹科館
地址 │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一號三樓
電話 │ 03-5630612

橫空出世 114×159cm 2016 水墨紙本

暗流湧動 43×70cm 2019 設色紙本

行過死蔭的幽谷 54.5×92.5cm 2022 水墨紙本

一花一世界:玫瑰 65×65cm 2023 複合媒材紙本

【陽明交大藝文空間】5.2 - 5.23「玩世」當代水墨的臺灣圖記

Carol Chang

陽明交大藝文空間即日起舉辦的藝術展覽「玩世:當代水墨的臺灣圖記」,策展構想源自於水墨藝術家李君毅的新系列創作——「玩弄股掌上」。以革新水墨的創作觀念著稱的李君毅,擅長運用富於象徵意義的諷寓手法探討當代性與現世性的議題。面對臺灣在近年國際詭譎多變的政經情勢中不斷邊緣化,經歷了風雨飄搖的衝擊與挑戰,當前這座「寶島」表面上還是一片歌舞昇平的美好榮景,但社會內部其實存在著各種紛亂騷動的不安跡象,其新作則是意圖揭示臺灣當下社會所呈現錯綜紛繁的現狀。

李君毅的每一幅作品裡都承載著一段記憶,體現著一種心境,也是生命狀態的紀錄;在用色與運筆間表現當下情緒,內在形象的投射,不拘泥於固定於一種方式和技法創作,因應心境的變化而轉換。他認為創作應該是活的,是生命不斷的演繹變化、思考想像創造出來的結果,創作形式也應配合內在意義與情感而有所變化。

此次展出,同為展出者的策展人李君毅,集結了十位在師大藝研所蒙受其指導的新銳水墨藝術家,包括李孟芳、李璐宇、吳上瑋、吳惠淳、洪小澎、徐祖寬、許宸家、郭錦屏、楊喆、簡詩如。在水墨創作的延續上,他們承襲中國文人「依隱玩世」的傳統精神,反映與反思商品文化下「玩世不恭」的人生態度,以多元的媒材和不同角度詮釋當代水墨創作,窮形盡相地圖記了臺灣現實生活豐富多彩而矛盾複雜的生命情狀。

「玩世:當代水墨的臺灣圖記」預計展出李君毅的當代水墨作品約11件,包含《靈山心印》、《歷史的浪潮》等近年創作的巨幅畫作;參展的十位新銳藝術家則共同展出數十幅新作,展覽精彩豐富,歡迎想一窺水墨新風貌的您蒞臨參觀。

--
展期:2023 / 5 / 2(二) ~ 5 / 23(二)
展出地點:交大校區藝文空間
開幕茶會 :5/11(四) 14:00
藝術家導覽:5 / 11(四)15:00
開放時間:週一~週五 10:30 ~ 18:30
展場地址:新竹市大學路 1001 號 陽明交通大學
交大校區浩然圖書館 B1 藝文空間

李君毅│靈山心印 165×84cm×4 水墨紙本(四屏屏風) 2022

李孟芳│人間世-多寶格

李璐宇│台灣八景之沙鯤漁火

洪小澎│亞美打利庇盧大馬路之紛

徐祖寬│給愛麗絲

吳惠淳│是我的海#2

吳上瑋│藍色空間03

許宸家│知道風的去向

郭錦屏│晚風飄飄

楊喆│花樹滿春田

簡詩如│時光旅人-遊逸

【台北館】4.8 - 5.14「萬世千秋」吳學讓百歲誕辰紀念展

Carol Chang

吳學讓(1923-2013)生於四川省岳池,身為杭州藝專傳人,吳學讓學生時代親炙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最精彩的大師們教澤,師從林風眠、潘天壽、黃賓虹、李可染、陳之佛等老師,造就水墨寫意與工筆繪畫的厚實功底。

吳學讓立足於中西交會之界,然未拘於一方風格,正如摯友席德進形容「吳學讓像一隻火箭,衝離了地心的引力,而進入了太空,自在地翱翔」。吳學讓工筆、寫意、山水、現代抽象無所不工,皆能從心所欲,回歸東方文化主體,寫下近現代水墨畫史重要一頁。

吳學讓的藝術巔峰不僅存在反映時代精神的開創性表現,於美學傳薪、國際文化交流的貢獻皆令世人津津樂道。大師遠去,風範永存,名山藝術以〈萬世千秋〉感念水墨先驅橫跨兩個世紀的輝煌藝術情操,邀您共賞千年的時光軌跡,詠嘆仰之彌高的時代典範。

--
萬世千秋:吳學讓百歲誕辰紀念展
策展人│鄭月妹 (逢甲大學特聘教授)
開幕茶會│2023.4.8 下午3點
展期│2023.4.8 - 5.14 (每日10:00 – 18:30)
地點│名山藝術台北館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1樓 (近捷運東門站)

結伴出遊 45×122.5cm 設色紙本 2011

水仙圖 64.5×69.5cm 設色紙本 2011

萬世千秋 89×89cm 設色紙本 2013

鵝群 直徑20cm 設色紙本 1980

【竹科館】3.20 – 4.23 「浮世曼陀羅」張振宇當代佛教藝術

Carol Chang

放眼觀諸古今,宗教信仰與藝術的結合,成就歷史上無數萬世流芳的藝術光輝。前北美館館長張振宇,習佛四十多年,以畢生學佛的修證,交融藝術與佛法智慧,將胸中宏觀轉化為磅礴如史詩般的「量子臉書」系列鉅作。透過熟悉的油彩畫筆,張振宇以超越歷代佛教藝術的表現,將佛理教義轉化為圖像,聚焦於「臉」作為其原創性的佛陀造像形式,精到的繪畫技巧,結合量子力學疊加多元圖像層次,呈現多變而豐富的時代樣貌!

藝術家認為「天命比任何福報都更珍貴。一個人的生命如果有目的、方向,比任何福報都要珍貴,如此,生命所有的一切,都意義重大,格外深刻。」這個任務對張振宇而言便是以當代藝術重新詮釋佛法,憑藉著對藝術的熱情、自我的使命感與期許,閉關多年潛心創作,如同敦煌藝術的當代實踐,著實令人感佩。

張振宇的「量子臉書」,無論對於當代繪畫或佛教藝術,都是嶄新的突破。《浮世曼陀羅》除了張振宇的最新創作外,也蒐羅了藝術家早期寧靜悠遠的文人風景。厚實的佛學修養與精湛的藝術天賦,期待您蒞臨欣賞。

「浮世曼陀羅」張振宇當代佛教藝術
展期│2023.03.20 – 04.23 (每日11:00 - 19:30)
地點│名山藝術竹科館
地址│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三樓

張振宇 三世諸佛 130x130cm 油彩畫布 2022

張振宇 彌勒菩薩 遊戲成道圖 130x130cm 油彩畫布 2022

張振宇 三法印 100x100cm 油彩畫布 2022

張振宇 靜謐的秋樹林 65x90cm 油彩畫布 2004

【台北館】2.17 - 3.26 「咫尺天涯」名山水墨典藏展

Carol Chang

藝術之於生命的價值,在於其集結各時代的文明積累,化為真實偉大的作品,與觀者的情感共融、富足心靈,並為生命留下亙古長存的見證。開春展覽〈咫尺天涯〉集七位當代頂尖的水墨藝術家之最,以革命性的傳世經典觀讀東方,展現六零年代至今當代水墨藝術發揚的明絢軌跡。

東方山水至高意趣於道與技的兼容並蓄,咫尺畫幅間的高山流水盛載了天人合一的哲理宏觀,窺見千年來的文化傳承。而時移世易,眾藝術家尋求技法、概念式的突破,同時以創作回應社會動脈,成就劃破古今的思想結晶。

現代水墨之父劉國松吹響水墨革新的號角,震撼世人對水墨藝術的想像,給予後繼者深刻的啟發。同為國家文藝獎得主的江明賢,以書寫歷史的氣魄繪出踏過的千山萬水、千城百鎮,是近百年來少數成功實踐「引西潤中」的藝術家。具中國國家一級畫師殊榮的鄭百重以富麗煥爛、氣勢大度的青綠山水卓犖於當代畫壇。

來自香港的馮永基於建築、設計領域碩果有成,以新水墨再開藝術高峰。環境關懷與藝術美感,皆呈現跨地域的普世價值。李振明的後文人水墨,為文人畫的發展覓得合乎現代性的存在空間。鄧卜君以細緻筆法建構靈秀山石,渾厚有如生命力舒展的動感。李君毅以多元的成長背景、跨領域的思維脫胎自傳統筆墨,於技法、媒材尋求實驗性的創新,兼具文人隱逸的高古氣質。

覓得佳作的喜悅之情皆似經歷一場美學遊歷,也是驅動我們持續尋找優秀藝術家分享與眾的動力。名山藝術期盼成為喧鬧城市裡的一份清閒,以逾三十幅畫作,向您展現藝術家蓄勢自浩瀚豐饒的歷史,筆通造化湧發出的革新力量。


--
咫尺天涯:名山水墨典藏展
展期│2023.2.17 - 3.26 (每日10:00 – 18:30)
地點│名山藝術台北館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近捷運東門站)

馮永基 │ 問蒼天(二) 23×138cm 1995 設色紙本

劉國松 │ 映月之光 77.6×59.6cm 2013 設色紙本

江明賢 │ 西湖之秋 34×137cm 2015 設色紙本

鄭百重 │ 晚香 33×68cm 設色紙本

李振明 │ 蒹葭蒼蒼 120×90cm 2022 設色紙本

鄧卜君 │ 幻門奇境 58.5×86.5cm 2020 設色紙本

李君毅 │ 一花一世界:玫瑰 65×65cm 2023 複合媒材紙本 火藥、磁粉、紙漿

【竹科館】2.6 – 3.12 「冬藏」名山藝術典藏精品展

Carol Chang

古云「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除了辭舊歲之意,更有在年年往復交替中,選擇一個最適合的時間收存與回顧。

名山藝術秉持「藏諸名山,傳之其人」精神,耕耘藝海三十餘年。自詡成為帶領藝術走入生活的橋樑,將當代富有原創思維的藝術家推薦給民眾,展現藝術脫胎自傳統走出時代新貌的變革。

生活中與藝術並行是件多麼幸福的事,希望透過展覽的形式,傳達這份美好,期待能增進民眾藝術欣賞的風氣與愛好,也祝福所有好友們,兔年安康、藝饗豐收!


「冬藏」名山藝術典藏精品展
展期│2023.02.06 – 03.12 (每日11:00 - 19:30)
地點│名山藝術竹科館
地址│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三樓

朱德群 │ 淡紫 98×70cm 2001 版畫

王仁傑 │ 粉紅細雨 80×100cm 2021 油彩畫布

劉國松 │ 老虎海之春 30.4×40cm 2001 設色紙本

張振宇 │ 三世諸佛 130×130cm 2022 油彩畫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