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展覽2017

11.20-12.22「剎那與永恆」楚戈藝術紀念展

Mingshan Art

楚戈(1932-2011),本名袁德星,文藝界再生的火鳥。參與新詩現代派運動、五月畫會、東方畫會,活躍於文壇、藝壇,不但是台灣現代藝術活動的核心人物,更是東方近代最重要的藝術家。

楚戈獨特的創作風格源自兩個根源,其一是在故宮博物院研究文物,對中國歷史、圖騰、文化的深厚基礎;另一方面則來自於對生命源源不絕的熱情。在他的巧思下,中國數千年的文化躍然於紙上,神話與傳說被浪漫的筆觸凝結成永恆的瞬間。女媧補天、盤古開天闢地等故事在他的筆下時而柔情似水,時而氣象萬千。楚戈在立體創作上的成績也令人驚艷,瓷版上的線畫、陶土捏塑的鵬鳥與陶豬,再再證明他不可侷限的能量與才華。

蘇軾曾說「吾文如萬斛泉源,不擇地而出,作文如行雲流水,出無定質,但常行於所當下,止於所不可不止」,這樣的說法用來形容楚戈的藝術是再恰當不過的。透過各種技巧和媒材的大膽使用,雜揉淵博的文史知識,楚戈的創作總是隨心所欲,開創出氣勢雄渾的作品,成就藝文界的不朽傳奇。


展覽名稱│「剎那與永恆」楚戈藝術紀念展
展覽期間|2017.11.20 - 2017.12.22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楚戈 春之舞曲 44x63.5cm 水墨設色紙本

楚戈 春之舞曲 44x63.5cm 水墨設色紙本

楚戈 鳥 28x17x41cm 陶雕塑 1997

楚戈 鳥 28x17x41cm 陶雕塑 1997

楚戈 芭蕉夜夜甚多情 25x25x26cm 彩繪罐 1990

楚戈 芭蕉夜夜甚多情 25x25x26cm 彩繪罐 1990

12.23-02.04「生機無盡藏」 吳學讓、馮永基、李君毅現代水墨展

Mingshan Art

宇宙自然間蘊藏無限生機,端賴人們心靈的察覺觀照而領悟,了解萬物的道理,自然會安身立命,悠然生活。

古代的畫家以主觀涵養的心描繪,表現客觀世界的存在環境,創作出具有中國美感哲思與人文內涵的作品,現代的水墨畫家吳學讓、馮永基、李君毅,三人的生長時代、專業養成背景不同,對社會的影響力也不同,但是他們都傳承中國與自然和諧共生,慈憫萬物的傳統。觀賞他們的作品,感染他們的胸懷氣度,無不擴展生命的高度與廣度。

三位畫家以水墨為本,創作出抽象性、象徵性、現代感的新水墨風格,不僅傳承東方精神,更以現代語彙表達獨有的思維與美感。

展覽名稱|「生機無盡藏」 吳學讓、馮永基、李君毅現代水墨展
展覽期間|2017.12.23 (Sat.) - 2018.02.04 (Sun.) 11:00 - 19:30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台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展覽地址|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聯絡電話|02-3322-2988

吳學讓 水仙圖 64.5x69.5cm 2011 水墨紙本

吳學讓 水仙圖 64.5x69.5cm 2011 水墨紙本

馮永基 俏江山系列(一) 140x23cmx5 2016 水墨紙本

馮永基 俏江山系列(一) 140x23cmx5 2016 水墨紙本

李君毅 花花世界-山茶花 95x95cm 2017 水墨紙本

李君毅 花花世界-山茶花 95x95cm 2017 水墨紙本

10.14-11-19《水風清.山色揚》馮永基現代水墨個展

Mingshan Art

馮永基(B.1952),香港著名建築師、設計師及水墨畫家。曾當選香港十大傑出青年及香港十大傑出設計師。五度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週年設計獎及無數海內外設計大獎。水墨創作方面,多次入選全國美展及香港藝術雙年展,經常展出於世界各地及廣為各國機構與美術館收藏。

馮永基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客席教授、中文大學榮譽建築師、西九文化局發展委員會委員、藝術博物館榮譽顧問。

展覽名稱|「水風清.山色揚」馮永基現代水墨個展
展覽期間|2017.10.14 (Sat.) - 2017.11.19 (Sun.) 11:00 - 19:30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台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展覽地址|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聯絡電話|02-3322-2988

馮永基 下有印塘(一) 27x235 cm 水墨紙本

馮永基 下有印塘(一) 27x235 cm 水墨紙本

馮永基 天地凡間(三) 27x197 cm 水墨紙本

馮永基 天地凡間(三) 27x197 cm 水墨紙本

馮永基 翠 22x136.5cm 水墨紙本

馮永基 翠 22x136.5cm 水墨紙本

08.26-09.24《熔古.鑄新》吳學讓的彩墨新境

Mingshan Art

吳學讓 (1924-2013),字退伯,台灣戰後水墨名家。畢業於杭州藝專,師承林風眠、潘天壽、李可染等大師,在數十年創作生涯中,吳學讓日日深厚自身的水墨功底,不論是工筆花鳥或是寫意山水皆能得心應手。身為第一代渡海來台的藝術家,吳學讓奉獻於美學教育五十餘年,滿門桃李,是台灣最受人景仰、德術兼修的一代師表。

有感於西方藝術思潮的衝擊與傳統中國畫改革之必要性,吳學讓積極推動水墨藝術創作現代化,並勇於融會中國傳統文化以及西方現代主義的觀念,表現當下的生活情趣與人文哲思。透過簡單的造型構成、組合及變化,吳學讓不斷跨越侷限,為水墨藝術發展開拓出嶄新道路,也建立起自身「東方幾何」的風格樣貌。

此次名山台北館舉辦《熔古.鑄新-吳學讓的彩墨新境》展覽,紀念老師深根文化且不斷突破,透過創作擘畫水墨藝術的美學新境界,為後世樹立的新文化典範。望喜愛藝術的您,千萬別錯過一睹大師的精彩創作的機會唷!

____________

《熔古.鑄新》吳學讓的彩墨新境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台北館
       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展覽期間|2017.08.26 - 09.24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19:30
聯絡電話|(02) 3322 - 2988
作品分享|http://www.mingshanart.com/-wu-hsueh-jang

吳學讓 昌 62x92 cm 2004 水墨紙本

吳學讓 昌 62x92 cm 2004 水墨紙本

吳學讓 葵園 48.5x60 cm 2004 水墨絹本

吳學讓 葵園 48.5x60 cm 2004 水墨絹本

吳學讓 全家福 66x130 cm 2011 水墨紙本

吳學讓 全家福 66x130 cm 2011 水墨紙本

07.25-08.20《琉璃珠光》翁明哲創作展

Mingshan Art

翁明哲,1972年出生於金門,畢業於國立藝專西畫組,並於1998年獲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 Univeraidad de Salamanca )美術碩士學位,作品廣為美術館、藏家收藏,現為專職畫家。

原鄉是飄移的島。從金門到台灣,再從西班牙回到新店,思念的島嶼在他心中永遠揮之不去。擅長在街景、人物中捕捉光與影的色彩變化,將生活的喜悅揮灑於畫布,並獲第六、八屆奇美藝術獎,第七屆聯邦美術印象獎首獎。

「那遙遠的風景與那遙遠的人物,再折射回自己的心底時,總是最清楚的。」每件創作,對翁明哲來說都像重新翻攪的回憶,鮮明跳動而出。如電影一幕幕快速刷過,翁明哲以畫刀、以油彩,捕捉每一刻靈光,將生活的點滴刻畫進奔放的油彩肌理。正是這樣滿溢的情感和回憶,勾起我們的怦然,留存心中、毫不退色。

「至於我,跟畫布周旋了這麼多年,常常在想繪畫的意義是什麼,我該扮演什麼腳色。我想,我或許可以成為那個在時光大樹下,撿拾菓子的園丁,新鮮的就吃,太熟的則拿來做醬。因為光彩是可以拾取轉換的,只要用心思過濾後,它是可以留存在畫布上的。」

這世界是用珠寶做的,翁明哲相信並且尋找,那些由希望、信心、樂觀、陽光等,閃亮光輝所交織而成的喜悅。他的作品,總是關於陽光,關於時間的流轉,關於意識的如風飄揚。藝術家將情感凝練成珠,乘著光彩,一顆顆落在畫布上盤桓。期待您能從畫面的琉璃珠光中,感受動人真摯與溫暖。

 

《琉璃珠光》翁明哲創作展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展覽期間|07.25 - 08.20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作品分享|http://www.mingshanart.com/weng-ming-jhe

翁明哲 翻滾九份 91x138 cm 油彩畫布 2016

翁明哲 翻滾九份 91x138 cm 油彩畫布 2016

翁明哲 逃跑的樹 120x120 cm 油彩畫布 2008

翁明哲 逃跑的樹 120x120 cm 油彩畫布 2008

翁明哲 父親的胸膛 72.5x91 cm 油彩畫布 2016

翁明哲 父親的胸膛 72.5x91 cm 油彩畫布 2016

翁明哲 碧潭吊橋 91x72.5 cm 油彩畫布 2017

翁明哲 碧潭吊橋 91x72.5 cm 油彩畫布 2017

06.15-07.15《詩意地棲居》名山典藏展

Mingshan Art

人棲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這一般斗膽放言,
那滿綴星辰的夜影,
要比稱為神明影像的人
更為明澈潔純?
大地之上可有尺規?
絕無!

--節錄自德國詩人荷爾格林《人,詩意地棲居》

  仰望天空,凝視著滿天星空、踏進青山和樹林,沐浴在自然的芬多精中,又或是踩著柔軟的沙,聆聽潮起潮落,便是一種詩意。藝術也如自然,創作的美妙帶給人以詩意般的美感境界,為生活帶來豐富的內涵。

  盧明德,台灣當代指標藝術家,前高師大跨領域研究所長。多次於北美館、歷史博物館和高美館展出,藝壇備受尊敬與推崇的藝術家與教育家。他以圖像為符號,結合中國傳統畫譜與西方童話故事,動植物形像以及科技文明等元素,探討社群間的關係與連結,演繹藝術家對於自然、世界的種種想像與回應。 

    馮永基,香港太平紳士,十大傑出設計師,結合建築與藝術的美學大師。以抽象化的筆觸作為其山水畫的基調,並掌握中國藝術的「虛」與「實」之間的關係,營造出山巒、雲氣、河流等的空間感與光影變化,別具巧思,一如馮永基的建築設計,其藝術創作也一再跨地域美感呈現,富抽象的當代精神。

  周亞鳴,中國新文人畫代表,畢業於四川美院,現為中國藝術研究院教授,鎮江美術家協會主席,江蘇省美術家協會理事。他的創作體現文人畫的講究個性的風格特色,用色清爽大方、筆法樸拙自由,題材親切、生活化。以藝術家最真誠情感表現,令作品饒富趣味、雅俗共賞。

  宋曉明,英國蘭卡斯特大學藝術博士,被英國評選為百位當代藝術家,目前任教於台灣師大美術系。台北、紐約大都市的快速生活步調和英國北方的蕭瑟寂靜,不同的生活經驗城為了宋曉明創作的基底。帶有速度感的色塊、筆觸,在內斂的灰階色調中隱約閃現。穿插於作品彷彿真實存在的雙面膠帶,不僅展現深厚的寫實功力,更是留住情感和記憶的方式,讓人深深著迷其中。

  此次名山的典藏展,將展出盧明德、馮永基、周亞鳴、宋曉明等多位藝術家的精彩創作,誠摯邀請您的蒞臨,感受藝術生活的美好。

盧明德 月夜物語 130x162 cm 複合媒材 2013

盧明德 月夜物語 130x162 cm 複合媒材 2013

周亞鳴 雨罷初晴 43x47 cm 水墨紙本

周亞鳴 雨罷初晴 43x47 cm 水墨紙本

宋曉明 我與你 72.5x91 cm 油彩畫布 2011

宋曉明 我與你 72.5x91 cm 油彩畫布 2011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展覽期間|06.10 - 07.15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04.15 - 05.20《再生的風景》陳孟澤創作個展

Mingshan Art

「畫家都在等待著邂逅某種唯一契合的表象以窺見存有的樣貌,這種唯一往往只有在世界的空白處與裂縫中才能發現,而繪畫媒材物質感的呈現正好提供了這種存在感顯現的出口。」-陳孟澤

  陳孟澤,1971年生於台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後即服務於新竹市立建華國中,曾獲奇美藝術人才培訓獎、南美展柏川獎、第二屆聯邦印象大獎等獎項。

  為了更精進創作上的成熟度,2003年毅然放下教職,赴笈日本筑波大學專攻油畫創作,對肌理與媒材和創作內涵有新的體認。2006年回國後榮獲第六屆廖繼春油畫創作獎,並以溫室櫥窗為題材於台北市立美術館舉辦「透明之間-Looking through」個展。2008於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攻讀繪畫創作理論組博士。獲台南美術研究會南美創作獎、巴黎文教基金會巴黎大獎,作品廣受台灣師範大學、筑波大學、奇美藝術基金會、聯邦文教基金會、長流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透過油彩與蛋彩的混合使用,透明與不透明的堆疊,在形體被拆解交錯後又重新回到形體的過程中,陳孟澤以最真誠的姿態貼近存有。對他來說,真正的創作近乎是在一條迂迴而渾沌的道路上重新認識自我的過程。而我們也能透過他的繪畫找回某些被埋沒的價值,在靜謐的恬淡間感受心靈的契合。

陳孟澤 海之韻 100x150 cm 油彩、蛋彩混合技法 2015

陳孟澤 海之韻 100x150 cm 油彩、蛋彩混合技法 2015

陳孟澤 起舞 100x150 cm 油彩、蛋彩混合技法 2011

陳孟澤 起舞 100x150 cm 油彩、蛋彩混合技法 2011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展覽期間|04.15 - 05.20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05.13-05.20 《一片 一片》翁明哲個展

Mingshan Art

「一片一片的風采,一片一片的光芒,一片一片的情感,一片一片的空泛。」

坐在工作室看著窗外,光線就那麼自然地亮著,跟室內的暗比較起來,令人為之嚮往,感受到陽光實在是個神奇的東西,雖然自小看到大,但每個階段與時節總是有它不同的意義:可以象徵著過去,也可以堆砌成未來;時光似乎一直蠢蠢欲動,但也一直不斷地長大,然後再陸陸續續地掉落,想接都接不著。但是,看著光線照在萬物上,總感到生活還是可以期待的。

「我來自有土的地方,就該進入泥土的國度,我將在此深耕,直到花開茂盛。」至於我,跟畫布周旋了這麼多年,常常在想繪畫的意義是什麼,我該扮演什麼角色,我想,我或許可以成為那個在時光大樹下撿拾菓子的園丁,新鮮的就吃,太熟的則拿來做醬。因為光彩是可以拾取轉換的,只要用心思過濾後,它是可以留存在畫布上的。

此次的展名定為「一片一片」,指的是心中的一片國度,及眼睛所見的一片風景,畫布猶如一片湖泊,可以折射,亦有潛影;水面上與水面下的情境是殊異的,畫畫的人如同駕著一片輕舟入湖,時而平靜無波、時而漣漪輕渺,偶爾風浪、偶爾暴雨。風平浪靜時就慢慢畫溫柔,大風大雨時則不免激情操舟,只見一片一片的溫柔與一片一片的刀痕坦露在畫布之上,紀錄時間與意識的刻痕。

油畫的風格轉變更迭,但光線一直是畫家們追求的重要繪畫元素,隨之而起的繪畫性亦是包裹光線的糖衣;我認為光線代表著希望,他可以穿透人心,也可以凝聚情緒,能夠成就造形,亦能溶解形體。我一直試著把光線轉化成似與不似間的造形,另隱藏情緒在形體之下,文以載道,水面行舟,希望能夠在畫面上呈現出載浮載沉的視覺效果,穿透進去看到風景,折射而出見到自己。

一片的一片,希望未來不僅能夠畫出一片一片的光采,也能夠畫出一片一片的血淋淋,還有一片一片的寸斷柔情。

◆開幕茶會
藝術家將親自出席開幕茶會
茶會時間|05.13(六) 15:00 

◆藝術家介紹
翁明哲1972年出生於金門,畢業於國立藝專西畫組,並於1998 年獲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Universidad de Salamanca)美術碩士學位,作品廣為美術館、藏家收藏,現為專職畫家。

翁明哲擅長在街景、人物中捕捉光與影的色彩變化,作品中以莫內的晨光,波那爾的彩度,羅斯科的色域,透過直覺的情緒,將生活的喜悅揮灑於畫布。

高美濕地 110x196 cm 2016 油彩畫布

高美濕地 110x196 cm 2016 油彩畫布

02.10-03.20 《無疆.逍遙》汪天亮漆畫創作個展

Mingshan Art

「只有讀懂它的崩裂、緊縮、平展、悚然、沉澱或滿盈,才能呵護它的生息;做為漆畫家,思漆念漆感漆知漆之後,才能牧漆。牧者,去其蒙蔽,納其純美;牧之于自牧,續一炷心香,繪之於漆畫,達意氣風華,斯乃漆之而然而畫之精義。」-汪天亮

  汪天亮,當代漆藝的領航者,以大漆創作聞名,活躍於兩岸及世界各地,獲獎無數,被譽為「大漆的化身」。畢業於福建工藝美術學校、福建師範大學歷史系,並取得美術碩士學位。擔任福州工藝美術學校校長長18年,現為福建閩江大學美術學院院長、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漆藝文化研究會會長。

  汪天亮的創作具有強烈的色彩張力,帶給人驚呼連連的視覺體驗。將中國傳統文化底蘊轉化為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審美形式;以傳統的媒材融合西方的抽象表現主義以及中國書法的筆法趣味、水墨的意境哲思,呈現出現代的獨特藝術表現。

  汪天亮的漆畫,貴在「無疆」。他打破所有傳統的疆界,讓大漆獲得全然的自由,體現老莊的瀟灑、達觀、愉悅、自在。名山藝術竹科館新年開春大展【無疆.逍遙】蒐羅了汪天亮近20年來的精彩創作,誠摯邀請您的蒞臨鑑賞,感受其漆藝創作之美。

汪天亮  漆的交響  150x260cm漆、綜合媒材  2016

汪天亮  漆的交響  150x260cm漆、綜合媒材  2016

汪天亮  詩意之夢  80x100cm漆、綜合媒材  2014

汪天亮  詩意之夢  80x100cm漆、綜合媒材  2014

汪天亮  妙造自然  120x50cm漆、綜合媒材  2015

汪天亮  妙造自然  120x50cm漆、綜合媒材  2015

汪天亮 金色的律動 100x100cm 漆、綜合媒材 2016

汪天亮 金色的律動 100x100cm 漆、綜合媒材 2016


【無疆.逍遙】汪天亮漆畫創作個展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展覽期間|02.10 - 03.20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作品分享|http://www.mingshanart.com/-wang

地址|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名山藝術

04.01-04.30 《無疆 逍遙》汪天亮漆畫創作展

Mingshan Art

 汪天亮   金色的律動  2016  100x100 cm  漆、綜合媒材   

 汪天亮   金色的律動  2016  100x100 cm  漆、綜合媒材   

【無疆.逍遙】汪天亮漆畫創作個展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台北館

展覽期間|04.01 - 04.30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19:30

聯絡電話|(02) 3322 - 2988

作品分享|http://www.mingshanart.com/-wang

地址|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名山藝術

02.18 - 05.07 《線性‧符號‧東方幾何—吳學讓藝術特展》

Mingshan Art

文化部所屬國立臺灣美術館推出「線性•符號•東方幾何—吳學讓藝術特展」,呈現吳學讓一生豐富的藝術創作。展覽今(18日)開幕,由國美館蕭宗煌館長主持,吳學讓夫人謝寶明、女兒吳漢玲、吳漢瓏、吳漢儀均專程自美返國出席,臺師大梁秀中前教授、東海大學詹前裕教授及藝術家陸先銘、常陵、胡文燕女士,展覽協辦單位台灣創價學會代表林志銳、呂慧甄與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蔡嘉珊小姐,以及幾十位吳學讓的學生均列席。

 

蕭館長表示,本特展邀請吳學讓老師的得意門生,臺師大白適銘教授及逢甲大學鄭月妹教授策展,展出除傳統山水、工筆、寫意、花鳥,及抽象水墨、書法、篆刻、指畫、蠟染、陶瓷、手杖及生活傢俱的雕刻彩繪等約250組件作品,為吳學讓畢生創作脈絡最完整呈現的展出。國美館期望透過本次全面性的回顧策展,並重新審視暨探討吳學讓的藝術成就,並賦予藝術史上的定位。

 

臺師大梁秀中教授表示,吳學讓不僅僅傳承了創作、也傳承了藝術教育。詹前裕教授提到,吳學讓熱愛藝術,更是一位有理想、抱負的美術專家。吳學讓任職台北女子師範學校時期的學生胡文燕女士也說,吳學讓淡泊名利,一生專注於創作及教育,為台灣藝術界培養出許多藝術人才。

《太空深處》 吳學讓 54x99.5cm 2000 墨彩紙本

《太空深處》 吳學讓 54x99.5cm 2000 墨彩紙本

 

策展人白適銘提出吳學讓擅長跨域創作,本次展覽除透過展示吳學讓畢生創作外,也特別強調吳學讓的藝術貢獻。策展人鄭月妹則表示,希望藉這次的策展紀錄及回顧台灣水墨畫的發展,並讓希望觀者透過觀展了解吳學讓的創作歷程。吳學讓老師的家人均表示「線性•符號•東方幾何—吳學讓藝術特展」圓滿了父親一直以來的心願,也是是紀念父親最好的禮物外,別具意義。二女兒吳漢瓏女士更特別提到,父親的美學養成來自生活周遭的環境及求學過程中的努力,他的每個創作都是生命的印記,也希望來觀展的民眾都能透過展出作品體會藝術等於生活的人生觀。 

 

 吳學讓老師(1923-2013)畢業於近代中國畫大師搖籃的杭州國立藝專。求學期間在潘天壽、陳之佛、林風眠、李可染、吳茀之及鄭午昌等名師指導下,奠定深厚的畫學基礎,是第一代渡海來臺的水墨畫家之一。踏實的性格,促使其養成多元學習興趣,學院之外更廣泛吸收南北二宗、工筆、寫意、金石派及現代寫生精華,達到出入古今、兼通雅俗的藝術境界。1948年畢業來臺之後擔任教職,作育英才無數,並參與了五、六○年代風起雲湧的現代水墨運動,為其中代表性畫家之一。

《昌》 吳學讓 62x92cm 2004 墨彩紙本

《昌》 吳學讓 62x92cm 2004 墨彩紙本

 

吳學讓對傳統繪畫的革新再造,雖採取循序漸進、並陳共觀的方法,卻認為國畫現代化最重要的目標,在於「結構」與「造形」的開創,此種認知對日後個人風格的完成具有重大影響。此後,他即以抽象性筆墨及半自動性渲染技法,在線性、符號的雙向軸線中不斷摸索,並在七、八○年代的持續消化中,建構出最具歷史里程碑意義的「東方幾何」藝術風貌。他既先進又內斂的創作思路,非僅侷限於繪畫,更被廣泛運用至書法、篆刻、蠟染、彩繪木作、指畫、陶藝等媒材之上,展現其作為一位現代藝術家不斷自我超越的動能精神。透過工筆、金石派及日本畫寫生手法傳達典範意義、生活情趣及斯土感情;同時,運用西方現代主義探討肌理、造型及結構變化,建立簡化、直率卻充滿人性價值的圖像意涵,賦予對家庭、在地、歷史、文化等深度關懷,進而形成一種終結意識形態對立、走向協合共榮的戰後新文化典範。

 

吳學讓個性勤勉、謙讓淡泊,畢生投注於豐富且多元的筆墨創作,及至晚年仍孜孜不倦,從其作品當中可以感受到藝術家對生命的熱情與對美學的追求。「線性•符號•東方幾何—吳學讓藝術特展」特別邀請台灣創價學會與中國文化大學華岡博物館協辦,共展出的250餘件作品,除含傳統繪畫、現代繪畫、書法及篆刻、蠟染作品及立體作品等媒材外,也展出影像紀錄與許多珍貴的文物資料,藉以呈現吳學讓畢生鑽研傳統、推陳出新的藝術實踐,以及其優游古今、不拘一格的創作與生命歷程。展覽將於106年2月18日至5月7日在國美館101展覽室展出,詳細資訊請參考官網: www.ntmofa.gov.tw。 

 

「線性‧符號‧東方幾何—吳學讓藝術特展」 

     展覽時間: 106年2月18日至5月7日 
     展覽地點: 國立臺灣美術館101展覽室 
     展覽策展人: 白適銘教授、鄭月妹教授 
     新聞聯絡人: 王奕尹 電話:(04)23723552 #133
                         郭純宜 電話:(04)23723552 #336

 

國立臺灣美術館http://www.ntmofa.gov.tw) 
開放時間:週二~五 09:00~17:00,週六、日 09:00~18:00,週一休館 
館    址:403台中市西區五權西路一段2號 
服務電話:886-4-23723552

01.14 - 03.05《歷史、人文、美學─江明賢的墨彩世界》個展

Mingshan Art

江明賢教授,1942年生於臺灣臺中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畢業後留學西班牙,為國立馬德里聖‧斐南度美術學院碩士。曾在臺灣、西班牙、法國、美國、日本、香港、澳門、中國大陸等地舉行個人畫展六十餘次,是現今國內重要水墨藝術家。

這次展覽,匯集多年來他在世界各地以及兩岸寫生並創作的作品,表現自然美景、風土人情和古蹟建築,具體展現出個人努力的成果。筆下的物象並不只是原始的山川草木,而是帶著直觀而深刻的審美感知,將事物進行藝術昇華,成為充滿個人創造的符號意象。相信這不只是一次水墨畫作展覽,更是他個人對於歷史、人文與美學的認識與實踐成果。
 

展覽地點|國立歷史博物館 2F國家畫廊
展覽期間|01.14(六) - 03.05 (日)
開放時間|週二至週日 10:00 - 18:00
場館地址|台北市南海路49號
票價|全票30元 優待票1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