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雕天塑地在人間

雕天塑地在人間

陳孝信

       去年(辛卯)“立秋”以後,我趁參加臺北國際藝博會之際,在友人(洪耀、徐力田)的引薦下,專程去新竹拜會了臺灣著名藝術家——李龍泉。我們一行在新竹受到了李龍泉伉儷的熱情款待。在李龍泉的工作室裏,我們見到了他的幾件木雕作品和互動類裝置作品,頗感新奇。午餐以後,又在他的帶領下參觀了他所創作的幾件代表性的石雕作品。如《溝通》(1997)、《河圖洛書》(1999)等。他的這些作品,留給我的深刻印象是八個字:取材自由,觀念超前。這些作品與我們平常所理解的“架上雕塑”不完全是一回事了。它們被藝術家注入了新的觀念、激情和巧智,變成了具有親和力和召喚力的日常之“物”,而非高居“廟堂”或底座之上、供人瞻仰或激賞的神聖之“物”。“昔日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李龍泉成了我們日常生活中,人見人愛、普普通通的藝術家朋友。他憨厚、樸實、純粹、低調,就像一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平常農人,執著予他所熱愛的“一畝三分地”——藝術。前幾天,我特地去省館參觀了西班牙藝術大師——胡安•裏波利斯的個展,突然發現李龍泉與他有近似之處,他們都信守著一個理念:我既非懦夫,也非英雄,我只是一名涉足各種藝術領域的辛勤勞作者而已(裏波利斯語)。

       回到大陸家中,我也一直沒有忘懷要為他寫上幾句的承諾。可是瑣事纏身,以致於拖延至今——又是一歲光陰去矣!

       我無法全面評價他的藝術成就,也無法就某一個問題或作品作深入的剖析,拙文的著眼點在於:僅就他所踐行的雕塑新觀念作一番分析,希冀能對國內的雕塑界起到一點抛磚引玉的功效。

       他所秉持和踐行的雕塑新觀念包涵了以下幾層意思:

       第一層:平民視角或曰平民意識。這也是諸多新觀念中最核心的觀念。與之相對的應是精英視角或曰精英意識。中外美術史上所記載的紀念碑作品和大師們所創作的經典“架上雕塑”皆屬於此類雕塑,所追求的往往是崇高風格(亦有優美風格)。李龍泉出身于普通家庭(雙親皆為小學教師),祖父務農,成長過程兼具農村及校園環境的文化底層孕育。平常工作之外,也始終樂於分享藝術創作種種理念,從不謀求一官半職。所以,平民意識根深蒂固地埋藏在他的內心深處。二十多年來,他所創作的大量木雕作品和公共藝術作品,還有一些互動類的裝置作品,都帶有強烈的親民的特徵。與此同時,多數作品的意義淺近易懂(並不深奧),沒有帶上玄奧的形而上哲思或沉重的精神負擔,故而為普通百姓所喜聞樂見。例如,《高山青澗水藍》、《平安成長的果實》、《歡樂童年》、《青春舞曲》、《欣欣向榮》等作品無須專家多作詮釋,觀者僅憑日常生活經驗便可對作品的含義做到一目了然,且能同時感到賞心悅目,並達到審美上的共鳴。這些公共藝術作品平易卻不失巧智和優雅。

       從深一層說,堅持平民視角,彰顯平民意識,亦是“君為輕、民為貴”、“人人平等”人文理念的強烈體現。

       第二層,日常和生活化。這是“後現代”、諸位哲人所強調的一種理念。日常生活便是藝術,反之亦然,因而人人都是藝術家。如此一來,生活、日常與藝術之間原本存在著的不可跨越的鴻溝便不復存在了,或者說是被彌合了!李龍泉的大量作品所秉持的正是這樣的一個理念。例如,公共藝術作品《蛹》(2001,銅),直接取材於日常所見之物,稍作藝術加工後便寓有了耐人尋味的包容、孕育、生髮、茁壯等活脫脫的生活意趣。又如,《溫馨家園•吉祥起家》,一塊巨石上站著一公一母兩個雞。地上是數枚剛生下來的蛋。公雞樂得引吭高歌,母雞則在一旁得意地注視著她的“先生”……這是一幅多麼令人羡慕的“一家子”啊!小康則安,其樂融融——這又是多麼平常的生活理想。又如,《蠟燭兩頭燒、茶壺兩頭倒》、《祈福祝福》(2003,多媒材)等,僅從立意上就能明白,這是再日常不過的話題。再看這兩件作品,觀者不免啞然失笑,日常生活中的諸多矛盾和嗑磕碰碰,都包含並消融在這些充滿了機趣和巧智的常見“物”之中。

       生活化的理念還體現在對材料的選擇和日常器皿、佛家修行用具(也稱現成品)的巧妙挪用上。李龍泉在創作中採用最多的材料是木頭,其次是石頭,還有麻繩之類,較少地採用青銅、不銹鋼一類的材料。長期堅守的“木石緣”也正體現了他的世俗觀念。日常器皿(如椅、長凳、鍋鏟等),佛家修行之物(如香爐、木魚、缽等)都被他信手拈來,成為了他作品中的造型元素,經過適度的誇張、變形之後,便有了“點物成金”之妙用。

       日常和生活化決非貶低藝術的品位,而是在無意或有意中提升了生活的品位和品質,使藝術與生活更加親密無間,也使當代人能在紛繁、浮燥的都市生活節奏中,找到一種新的平衡和意料之外的輕鬆感。

       若是再往深裏說,在日常和生活化的理念裏所傾注的是一顆“博愛”之心,所體現則是對千家萬戶百姓生活的一種體貼、親近和關愛,而這也正是古代哲人所宣導的仁和恕之道。

       第三層,互動性與場域空間。這是兩個密切相關的理念,互動性建構了新的場域空間,而新的場域空間又催發了作品的互動性能。李龍泉認為:讓人體進入作品當中,達成人物合成狀態,進而產生互動關係,與此同時“作品”便有了發展的可能,意義也應在新的關係之中產生或完成。所謂“作品”只是一個“召喚結構”或曰“承載結構”。在互動關係展開之際,在天、地、人(觀者)、“作品”之間便構成了一個新的“情景場域”或曰“場域空間”。舉例說,我被李龍泉帶到《河圖洛書》的陳列現場時,眼前的東方文化氛圍便把我的身心裹挾到了一個特定的“情景場域”之中:天空烈日高照,水面綠波蕩漾,水中矗立著一根根(約有9根)矩形石柱,石柱上還雕有各種靈獸,如金鳥、馬、鳳、羊……或昂首挺胸,或展翅欲飛,或靜臥如山。再聯想到傳說中的“河圖洛書”(河出圖,洛出書,本帶有強烈的神秘色彩),那些神秘色彩已被褪去,這裏所呈現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生生不息的先民和今人相融、相通的生活圖景。生於斯,長於斯,樂於斯,安於斯——一派平實、祥和的小民生活勝似天堂!我還跟隨李龍泉的步子在題為《溝通》(1997,石材)的石雕中,來回“穿越”嬉戲。這件作品的四面都有鑿空了的不規則“人”形圓洞,可以供人自由“穿越”,並從中體驗一番自由“溝通”的便利和爽快。它也是在啟迪人們:只有相互包容、理解,才能達到真正的溝通。倘若“洞”被堵塞——產生了自然或人為障礙,又何來溝通?!

       李龍泉還創作了不少可供人互動乃至發出聲響的打擊類的作品,典型如《音聲敲擊》,它的上方是一座木制的大木魚,旁邊則安置有敲木魚的棒。“作品”的下端還被裝上了三個輪子,可以推著走。讀者可以親自動手來完成“作品”的另一半——讓木魚聲聲入耳,使佛心感染俗眾。還有可供人享用的各種長凳、木椅等,不一而足。

       從深裏說,互動性與“場域空間”都體現了一種民主和參與的理念,它們的寓意則是: 眾生平等和一視同仁。順便須指出一點,李龍泉的創作與佛學之間有著淵源關係,所以他的不少作品中都含有禪機,故而參與者在互動的同時,也是在參禪,領悟自身的佛性並獲得了一種超脫。

       第四層,自由形構(即李龍泉所稱之“隨形意構”)。形構是雕塑或裝置的“骨架”,藝術家的自由想像力以及創作構思皆依附於它之上。故而形構不僅是雕塑家的表達方法,也是關係雕塑或裝置作品成敗的“生命線”——任何一件作品,留給觀者(受眾)的第一眼印象,無疑是最要緊的,而這“緊要的一秒鐘”往往也就決定了作品的“命運”(喜歡或討厭,接受或拒絕)。李龍泉作為一個優秀的藝術家,自然深諳此中之玄機。他的高明之處就在於:在看似無所用心之處暗藏用心,在解構的同時努力地建構。所以,他的許多作品既非結構主義,亦非單純的解構主義,而是自由地出入於二者之間。他的創作所體現出的是一種無拘無束的想像空間和自由的形構能力,看似散漫,無所約束,實則處處用心,巧機迭出。例如,《北京奧運:我舞大地》(2008),看似簡潔、大方、別緻(只是在底座之上設置了三個表達元素:幾段螺旋形鋼圈;四塊大小不等的幾何形著色——紅、黃、藍方塊;一隻被符號化的白色小鳥),形構關係看似鬆散、自由、輕盈,色彩明麗,富有了一種動態美感,實則寓意深刻(採用了“代碼”方法,使那些“螺圈”如同聯接和溝通的紐帶,“方塊”則喻意大大小小的地區、國度和經濟實體,“小鳥”如同是精靈一般——體現了生命之重和自由之魂),讓人回味無窮。整體上看,是解構性的,可是局部元素卻又是結構性、符號性的。又如,《物出真情》,形構極其簡約——就是一截粗如胳膊的螺旋形線圈並向著兩端延伸(含有無盡之意)。更加巧妙的地方在於:線體身上鏤有圓形和長方形孔眼,並裝上了燈,能發出螢火蟲一般的亮光,這就使冷冰冰的“物”,透發出了一股股溫馨的氣息——正如其標題之義。在一個已成型的形構上加一些趣味性、細節性的飾物,如貼片、孔眼之類,此乃李龍泉的慣用手法,有時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這應是其巧智的又一表現,也是秦、漢傳統的繼承和轉換。

       還有一些作品看似實用,實則無用(如《椅子非椅子》);看似非藝術,亦非雕塑,實則很藝術,並讓人過目難忘(這在他的木雕作品中體現最多)。總之,他的創作充分體現了一種自由自在的創造狀態,並無統一的風格和個性,但卻處處凸顯了他的創造精神。

       由上述可見,新觀念只是李龍泉從事雕塑和裝置創作的方法論和立足基點,而追求平等、博愛、民主和自由才是他的創作靈魂。這兩個方面的結合,則成就了他心目中的藝術。

       他如今不僅翹楚臺灣本島(是一位重量級的藝術家),而且還享譽東南亞,越來越有國際知名度,可謂名至實歸。我由衷地祝願他:有更多的佳作問世,在精神品位方面有更高一層的追求!

 

2012.12.16,完稿于南京·草履書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