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李君毅.Lee Chun-Yi

李君毅 lEE chun-yi (1965-)

李君毅

心印山水   詩畫交融

李君毅出生於台灣,成長於香港,自香港中文大學藝術系及東海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後,赴美國亞歷桑納州州立大學取得中國藝術史博士學位。曾任鳳凰城美術館中國繪畫博士後研究員、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副教授。現為專職藝術家。

受到中國傳統拓本藝術及雕版木刻的啟發,李君毅以軟木製成的小型方章代替毛筆,反反覆覆以點拓的方式構成細緻且壯闊的奇妙景致。大膽前衛的表現手法,對照山水風景的構圖,反映的是當代知識分子對國家社會的人文關懷。著名藝術評論家李鑄晉教授稱許他:「一面吸收中國傳統藝術的精華,一面結合西方現代文化的因素,融會貫通而完成了其個人風格。」

 

Mind's Landscape with Poetry in Painting

Born in Taiwan, Lee Chun-Yi settled in Hong Kong since 1970. He graduated from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the Graduate School of Fine Arts of Tunghai University, Taiwan. He earned his PhD of Chinese art history at the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Lee was a post-doctoral fellow at the Phoenix Art Museum and currently teaches at th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ee Chun-Yi is known for his well-knitted stamp works. He uses a small piece of cork to stamp spots within each square of the grid to compose his painting, sometimes stamping a square repeatedly to create a darker tone; his paintings thus are done with ink and paper but with a stamp rather than a brush. This deliberate process derives from ancient Chinese stone rubbing. Lee mastered traditional brush and ink as well as Western techniques before specializing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ink painting. Since his youth, he has been deeply interested in Han stelae, classic reference, literati ideals. The fusion of poet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coalesce most completely in the current work. 

Lee has held solo exhibitions in London, New York, Toronto, Beijing, Hong Kong and Taipei. His works are in the collections of Ashmolean Museum of Oxford University, Arthur M. Sackler Museum of Harvard University,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Norton Museum of Art of West Palm Beach, and Phoenix Art Museum, Hong Kong Museum of Art, Jiangsu Art Museum, Qingdao Art Museum, etc.



 

重要個展 Selected Solo Exhibitions

2024 《山動 ‧ 心動:李君毅的藝術創作》,名山藝術,台北,台灣。
2023 《依隱玩世:李君毅創作展》,名山藝術,新竹,台灣。
2021 《心印台灣:李君毅當代水墨藝術》,名山藝術,台北,台灣。
2019 《豐碑:李君毅的水墨藝術》,藝倡畫廊,香港。
2018 《此岸彼岸:李君毅創作展》,名山藝術,台北,台灣。
2015 《水墨格新:李君毅創作展》,名山藝術,台北,台灣。
2014 《格物:李君毅水墨畫展》,國立台灣藝術教育館,台北,台灣。
2011 《百花齊放:李君毅畫展》,邁克爾·葛德赫斯畫廊,倫敦,英國。
2010 《山韻.松籟:李君毅的水墨畫》,中國陶瓷公司,紐約,美國。
2000 《字娛: 李君毅畫展》,漢雅軒,香港。
1997 《李君毅吶喊山水》,羲之堂,台北,台灣。

重要聯展 Selected Group Exhibitions

2024 《藏諸名山 傳之其人:名山三十五週年大展》,名山藝術,台北,台灣
2023 《2023橫山書法雙年展》,桃園市立美術館,桃園,台灣。
         《超越傳統:中國藝術的變革》,克倫威爾藝術場,倫敦,英國。
2022 《傳統新義: 李鑄晉家族捐贈中國水墨珍藏展》,鳳凰城美術館,鳳凰城,美國。
         《字由人》,香港藝術館,香港。
         《鯤島新地圖-「熱蘭遮城400年」前導展》,台南美術館,台南,台灣。
2020 《向往自然:讀解中國山水畫的隠含意義》,里特貝爾格博物館,蘇黎世,瑞士。
2019 《世代差異:台灣中生代水墨畫的主流與變奏》,台南市文化中心,台南,台灣。
2018 《水墨概念藝術大展》,上海中華藝術宮,上海,中國。
2017 《記憶的重疊與交織:後解嚴臺灣水墨》,國立台灣美術館,台中,台灣。
         《隅 & 域:深圳美術館2017當代藝術展》,深圳美術館,深圳,中國。
2016 《文心內秀》,蘇富比S|2 畫廊,紐約,美國。
2015 《反華麗:透視當代山水畫》,喬爾和莉拉哈內特藝術博物館,里奇蒙,美國。
2014 《丹心憑眺望:中國當代水墨畫展》,香港會議展覽中心,香港。
2013 《赤子心.故鄉情-台灣山東籍現代水墨畫家鄉情展》,山東博物館,濟南,中國。
         《黑色水墨:目光交滙點》,鮑氏東方藝術館,日內瓦,瑞士。
2012 《水墨:中國藝術》,薩奇畫廊,倫敦,英國。
2011 《國際紙藝展》,中山美術館,台北,台灣。
         《承傳與創造:水墨對水墨》,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2010 《承傳與創造:水墨對水墨》,上海美術館,上海,中國。
         《重新審視筆墨:當代中國山水》,薩克勒博物館,劍橋,美國。
2009 《心靈之山:現代與當代山石作為中國風景的靈感源泉》,諾頓藝術博物館,西棕櫚灘,美國。
2008 《香港藝術: 新水墨藝術:創造 ۰ 超越 ۰ 翱翔》,香港藝術館,香港。
         《傳統新義:現代及當代中國水墨畫李鑄晉藏品》,鳳凰城美術館,鳳凰城,美國。
2007 《第三屆成都雙年展:水墨新動向 · 台灣現代水墨畫展》,成都現代藝術館,成都,中國。
2006 《新中國山水畫》,薩克勒博物館,劍橋,美國。

典藏 Public Colletions

美國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Los Angeles County Museum of Art, USA)
美國丹佛美術館 (Denver Art Museum,USA)
美國哈佛大學薩克勒博物館 (Harvard Art Museums-Arthur M. Sackler Museum, USA)
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 (Asian Art Museum of San Francisco, USA)
美國鳳凰城美術館 (Phoenix Art Museum, Arizona, USA)
英國牛津大學愛殊慕蓮博物館  (Ashmolean Museum, Oxford, England)
美國俄勒岡大學舒尼澤博物館 (Jordan Schnitzer Museum of Art, Oregon, USA)
美國佛羅里達諾頓博物館 (Norton Museum of Art, Florida, USA)
香港藝術館 (Hong Kong Museum of Art, Hong Kong)
中國江蘇省美術館 (Jiangsu Art Museum, China)
中國青島市美術館 (Qingdao Art Museum, China)
中國山東博物館 (Shandong Museum, China)
台灣台南市美術館 (Tainan Art Museum)
台灣桃園市立美術館 (Taoyuan Museum of Fine Arts)
台灣國立藝術教育館 (National Taiwan Arts Education Center, Taiwan)


學術著作

《心印台灣:李君毅的當代水墨藝術》,台北,藝術家出版,2021。
《此岸彼岸:李君毅當代水墨藝術的後殖民文化思索》,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9。
《後殖民的藝術探索:李君毅的現代水墨畫創作》,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5。
Hidden Meanings of Love and Death in Chinese Painting: Selections from the Marilyn and Roy Papp Collection. Phoenix, Phoenix Art Museum, 2013.
《劉國松:藝術的叛逆.叛逆的藝術》,台北,南方家園,2012。
《一個東西南北人:劉國松80回顧展》,台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2。
“The Immortal Brush: Daoism and the Art of Shen Zhou (1427-1509).” Ph.D. dissert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09.
《宇宙心印:劉國松的藝術創作與思想》,香港,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09。
Tradition Redefined: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Ink Paintings from the Chu-tsing Li Collection, 1950–2000.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7.
“Quest for Immortality: Shen Zhou’s Watching the Mid-Autumn Moon at Bamboo Villa.” MA thesis,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2004.
《劉國松談藝錄》,長沙,河南美術出版社,2002。
《香港現代水墨畫文選》香港,香港現代水墨畫協會,2001。
《劉國松研究文選》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1996。

 

藝評 Critics

先求異,再求好——李君毅的藝術創作 文/劉國松
李君毅和中國水墨畫的新傳統 文/李鑄晉
異樣山水.遠觀「神奇」:評李君毅水墨展 文/鄭乃銘
人文與自然的經緯線 文/陸蓉之
李君毅作品解讀 文/陳履生
國立藝術教育館《典藏目錄5》節錄 文/姜一涵
《大墩文化》節錄 文/李振明
《山韻.松籟:李君毅的水墨畫》序文節錄 文/毛瑞
毛澤東詩文畫面轉現:李君毅的山水畫 文/陳丹妮
Introduction to “Whispering Pines, Soaring Mountains: Ink Paintings by Lee Chun-yi” by Robert D. Mowry
「此岸彼岸」:李君毅的畫裡乾坤 文 / 潘安儀
因為夠當代,他堪稱當代水墨創新藝術家了 文 / 蔡詩萍
豐碑: 李君毅的古代美學復興 文 / 阮圓
Enriching Steles: Lee Chun-yi’s Renewal of an Ancient Aesthetic
玩時間玩地方:李君毅的〈山動?心動?〉文 / 米翰寧
神聖的山與李君毅的天地秩序 文 / 阮圓

 

媒體報導

[ 2021.07 ] 《心印台灣:李君毅當代水墨藝術》出版
[ 2020.05 ] 《立德路2號 How ART You》革畫筆的命,大愛電視
[ 2019.06 ] 《此岸彼岸:李君毅當代水墨藝術的後殖民文化思索 》出版
[ 2015.05 ] 《後殖民的藝術探索:李君毅的現代水墨畫創作 》出版

[ 2015.03 ] 《文人政事》第422集 李君毅用軟木塞印拓 方格中寓意水墨詩畫 文/宏觀電視台
[ 2014.12 ]   水墨新技 來看李君毅畫展 文/自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