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以山為名-白適銘

 以「山」為名:藝術與科技交錯下的當代地景

策展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兼系主任

白適銘

    在科技不斷發展更新的當代社會,人類世界及其文明進步一日千里,動見觀瞻已與機械控制密不可分,隨之而來的AI複製時代,已造成生活方式的極端改變。然而,科技帶來生產方式的急速改變,一方面加劇人類傳統生產力、環境適應力的相對弱化,另一方面,其對自然界造成的威脅破壞亦日益增加。據此,不僅造成各種生物棲息地的逐漸限縮,物種之間的領地爭奪緊張惡化,生產過剩的機械廢料覆蓋土地,促使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的問題益形嚴重,人類與自然界各種生物之間的平衡產生巨大的裂痕與危機。

    本策展以「山」作為大自然的原始母體象徵,涉及與其相關的各種環境因素如風、雲、雨、水、樹、石、草、花…的附帶討論,藉由人類歷史與大自然唇齒相依的寓言隱喻,探討紙上文本及科技影像中的自然幻象,反襯末世傳說、居所理想或烏托邦神話的崩解等問題。不論是寓意、想像或虛擬情境中的符號語彙,山或水等環境因素作為永恆不滅的自然象徵,或者逃避現實、再現過往及寄望未來的代名詞,藝術家透過個別語彙與集體對話的雙重形式,或再現,或影射,或模擬,重塑當代人文地景的跨媒材幻象。

    此外,藉由傳統筆墨或高科技的輔助工具,在不斷對話與提問交錯的共振下,重新對自然存續議題提出批評和省思,藉以形塑更具人文思想深度的當代視覺意象及行動策略。同時,探討當代環境變遷中,人類對於「何謂地景」問題的多重認識與意識重構,突顯理想棲地與生態平衡之間的緊張與衝突關係。當代地景的視覺化重構,顯示對自然災難的無力抵抗,其所再現、影射或模擬的,可能是一個成為傳說的過往遺跡、不復追憶的遠古標本或持續幻滅的海市蜃樓,只是看似壯美精巧卻語意模糊的「再造自然」。

    李君毅以拓印取代筆墨的手法,利用兩岸實景形塑具有雙重語意的政治地景意象,彷若歷史豐碑的重製與復刻;崇隆雄偉的山體與驚濤拍浪的岸邊,借自兩宋山水的典型構圖,彰顯其游移於陸與島之間的多重身份記憶,以及看似美好卻深藏危機的地緣政治。謝啟民以電腦程式運算再現中國山水畫論中的審美理想,「數位新三遠」的科技實踐,促使可居可遊不再只是紙上雲煙;模擬山川河海壯闊景象或風起雲湧的氣脈流動,以及充滿詩境與畫意的「生成藝術」,宛若古代山水的當代復活及創世神話的實境翻版。

李君毅|看見台灣

謝啟民|《歧異的風景》之鬱金

  劉辰岫及其團隊專注於後人類世議題的梳理,檢視科技進展下造成人類消費文化、生活習慣的改變,及其對環境生態造成影響等問題;透過「生成錄像」的動態視覺,營造由成千上萬塑膠廢料堆砌的擎天崗實景,美的判準受到動搖,台灣自然深陷臨界危機。管偉邦透過地誌學考察,從海路與島鏈的巡行視角,重新辨識熟悉又陌生的出生地香港;這些仍處「半自然」狀態或古名猶存的島嶼,不是高樓覆蓋、車馬淹沒的繁華都會,卻是港人的真正「原鄉」、「棲地母體」,筆墨速寫亦成為被重訂標界的身份地圖。

劉辰岫 |〈Flying Mountains: Taiwan〉

    劉大中的機械裝置,在搖晃中諧擬風、水、雨、草的震動,透過各種頻率形塑的「擬真」現象,喚起觀眾的身體記憶,像是進入如臨其境的「自然」現場;人造擬態的創作手法訴諸五感的連結想像,引發溫度、濕度的錯覺,形成生命與自然對接的真實感動。李英皇定點遠望式的視覺對焦,寓意季節時序、地理位置與個人處境的變與不變,成為三位一體的地景標誌、空間印痕;雲霧深鎖山頭,以最隱蔽的視線自述迷離身世,像是清晰又難以接近的親人,正常又虛幻無常的現實,交織在夜夢初醒或平明漸眠之間。

劉大中 |搖曳

    洪小澎自幼接觸古玩的經驗,彷彿置身於失去時間、向度及重量的超現實世界,寫意又抽象;利用VR技術轉化古代山水畫的圖像敘事,連結文化符碼或現實地景,在360度全景式的虛擬情境中,營造神遊般的出塵之想,自由穿梭在難分人我的精神烏托邦之中。李英維具有建築師般嚴謹而銳利的尺規,在橫與豎、直與曲的連結對接中,影射港澳地狹人稠、緊密又疏離的城市性格;不斷折射的色彩與機械結構,在指向天際的瞬間找到自然隙縫,鋼鐵、玻璃與水泥構築的工程數字迷陣,外露居住空間壓迫的巨大衝突。

洪小澎 |大安行旅圖

    李怡萱對於塑料廢材的再利用,顯示一種環保觀念的自我啟蒙,經由數位圖像轉印,形塑人工化的自然意象,為難歸塵土的工業殘骸進行告解式的紋身;自然紋身的斷片,以殘缺肢體重新受洗而「再生」,成為未來考古學的歷史遺物或後人類學的採集標本。

    本展藉由「以『山』為名」的主題發想,檢視當下環境處境所輻射及面臨的各種自然危機,對人類習以為常的地理景觀、生活空間及居住慣習造成何種影響,進行批判式的思考與提問。或隱或顯地,在界線愈趨模糊的當下場域狀態中,這些問題思考及其推理路徑,已無法避免跨學科、跨媒材及跨地域的互聯交鋒。本次邀請參展的九位藝術家,分別透過不同程度的跨界與溝通,回應當代地景形質之變的已然與未知。在其作品中,涉及游移身份座標的再構築、文明烏托邦文本的反諷與轉喻、考古式自然觀的諧擬與再現、物質現象的幻覺性記憶、兼具抒情與敘事的心象風景形塑、反地心引力的物外遨遊等的議題探討,呈現當代地景形構過程中,充滿歧義、詭變與過度密接的網絡性格,就像他們所處的現實世界一樣,撲朔迷離、難分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