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跨媒體山水的再現與敘事:以「山」為名

 跨媒體山水的再現與敘事:以「山」為名
文/ 劉辰岫(Last updated: 2023.5.18)

「以『山』為名:科技與藝術交錯下的當代地景」展覽將於2023年6月10日至7月2日在名山藝術舉行,呈現九位藝術家的作品。這些作品以多元跨領域的創作手法展示,涵蓋傳統與數位媒材,試圖在當代科技迅速發展的工業社會中尋找藝術的語彙,重新演繹現代水墨藝術。展覽由總策展人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的白適銘教授兼系主任以及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劉辰岫助理教授共同策展。展覽作品從不同視角和觀點出發,與數位科技進行對話,呈現多種形式。有些作品利用電腦演算生成,有些透過編碼控制動力裝置或燈光,還有作品運用人工智慧和虛擬實境沉浸式體驗,深入探討未來美學的議題。

跨媒體敘事

在各種藝術形式中,敘事方法的討論最早可追朔至亞里斯多德的《詩學》(Poetics)一書。該書為戲劇提供了一個嚴謹的指南,敘事從開始逐漸增加到高潮,然後再逐漸回歸開頭類似的結束。著名數位媒體設計學者B. Laurel 在她著名的著作《人機交互與戲劇表演》(Computers as Theatre)中將亞里斯多德提出的劇場結構應用於數位媒體的創作中。她視電腦為一種新的劇場,使用者成為劇場表演中的角色,參與表演。類似戲劇評論,她進一步分析了電腦遊戲的敘事、角色設定及故事的起承轉等特徵,提供創作者建立更具深度和層次的作品架構。

然而,與《詩學》所提出的線性敘事結構不同,數位藝術作品的敘事方式往往是非線性的,沒有明確的開始和結束。無論是電腦生成影像、動力機械還是燈光裝置,觀者可以在任何時間開始觀賞,任何時間結束。作品的敘事性體現在媒體本身,正如著名媒體理論學者M. McLuhan 所說:「媒介即訊息」(Medium is the message)。創作者在傳達敘事內容時,選擇和設計媒介形式是極其重要的。

圖1   謝啟民作品 《鬱金》

謝啟民老師以「仿山水」、「偽編舞」、「人工美」三命題進行科技藝術實踐。探問以電腦模擬為未來水墨技法,關注南宋畫論及日本美學為底蘊之山、海、雲景模擬,並以柏林噪聲、碎形布朗運動、次表面散射、容積渲染等進行光影渲染及生成演算。《注定風景》以亂數造山,以熵移山,視時間與水作用為天擇,在三維虛構空間復刻著古代山水觀 — 可行、可望、可游於大氣與水氣之美

藝術家李英皇以看似連續又離散的水墨筆觸表現,反映了近兩年間他所經歷的意外受傷、疫情以及與親友分離卻又深感聯繫的心境。他的筆觸同時呈現了連續與離散的視覺性,與謝啟民老師的數位生成作品有著顯著的共鳴。

同時身為水墨藝術家和虛擬實境導演的洪小澎創作了一系列實體水墨畫,並利用數位科技將其轉化為360度影像呈現。雖然這些作品本質上是平面形式,但藝術家在創作時即以沉浸式觀看體驗為預想而設計構圖,因此觀眾不僅可以在虛擬世界中體驗創作者的創意,也能在觀賞平面畫作時感受到傳統媒材和數位科技之間的相互對話。

圖2  洪小澎作品 《大安行旅圖》

李君毅老師結合中國傳統拓本藝術和雕版木刻,以軟木章代替毛筆,以點拓的方式營造細緻而壯闊的山水景觀。作品的呈現因方章的拓印而產生出「類像素」的質感,山水圖像上覆蓋著網格狀的線條,這些元素顯示出科技文化在藝術家生活中的痕跡。

劉辰岫老師與未來敘事實驗室的作品《後人類藝術實驗:擎天崗》(2023)延續藝術家自2019年寶藏巖光節展出的作品《涅槃》,同樣在探討後人類世中,科技演進所帶來的消費性文化與生活習慣,對環境生態所帶來的影響。此系列利用人工智慧的深度學習技術,將廢棄物風格與現實場景融合。《擎天崗》為藝術家在陽明山擎天崗所拍的實景,透過神經風格轉換技術,並經過近兩年的迭代實驗才取得的成果並發表收錄於2022國際藝術性研究學會研討會中(Liu, 2023)。透過漸變的生成錄像,觀者可自行在過程中尋找可能的「後人類世美學」。然而,是否在其中真的尋得「美」在這裏並不是最重要的。在藝術性研究(Artistic Research)的範疇中,尋求答案並不是創作主要目的,而是透過創作引發新的討論、方法論及新的知識。此系列作品亦呼應了藝術家李怡萱的創作,她將網格和數位紋理以數位方式轉印到塑料媒材上,再使用熱縮工法將媒材素成破碎狀之山景,以此探討塑膠廢料與人類共存的關係。此外,劉老師被台灣大學典藏的作品《Fly Mountains:Taiwan@3268M》(2020),是以玉山衛星地形數據,透過數位製造方式產建造的動態燈光裝置,也將展出不同尺寸的版本。

圖3  劉辰岫作品 《Flying Mountains》

圖4 劉辰岫與未來敘事實驗室作品《後人類是藝術實驗:擎天崗》(局部)

感官的遞補

圖5   劉大中作品《搖曳》

藝術家劉大中的作品創造一系列不存在的真實。他運用程式控制的動力機械及造型設計,巧妙地重現了日常生活中常被忽視的場景。這些微妙的細節引發觀者直覺上的「有風」或「正在下雨」的錯覺,體現一種「無即有」的狀態。作品展現了藝術家童心未泯的創造力以及對周遭事物的細膩觀察。

管偉邦老師透過水墨的表現,傳達了他對於當地山水和人文生活的觀察。他的筆觸介於現實與抽象之間,不僅展現了精準的比例和線條,黑白色調的對比也帶有一種不平靜的超現實感,彷彿是相機底片反轉的印象,透露著藝術家受當代科技影響的痕跡。

藝術家李英維的作品結合了抽象的線條、幾何形狀和鮮豔的色彩,彼此交錯如同電路板,展現了能量的流動感,又像是從空中俯瞰的河川地貌,刻劃出空間感和立體感,呼應了傳統水墨中綿延的山嶽和河川景致。

本次展覽透過名山藝術為平台,讓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和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的創作人才透過作品對話。期間亦會舉辦藝術家座談會,歡迎藝術愛好者一同前來交流學習。

參考文獻

白適銘(2016)。廢除「國畫」之後─戰後水墨畫「東亞文化共同體」思想之形成。臺灣美術學刊。第104期。第56頁

許雅貞、劉辰岫 (2022)。神經風格轉換應用於人類世藝術實驗。2022 台灣感性學會暨台灣數位媒體設計學會國際研討會論文集。ISBN 9786269633524(PDF)

Laurel, B. (2013). Computers as Theatre. Addison-Wesley.

Liu, I. C. (2023). Complexity, Environment and Future Aesthetics: From New Media to Non-Media. Proceedings of 13th SAR Conference on Artistic Research. https://doi.org/10.31235/osf.io/njev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