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展覽2021

【台北館】12.25 - 01.28 「可遊可居之境」王仁傑創作展

Carol Chang

天人合一為東方藝術至高的境界追求,也是王仁傑創作的精神依歸。王仁傑的抒情山水源自於外觀的自然景象,自北宋山水汲取靈感,進而以渾厚寫意的大氣走入「形神」,揮灑出其理想中「可遊可居之境」。

旅居巴黎期間,王仁傑將對故鄉的濃鬱情思,轉化為心象風景。組構自我、身體、心靈與世界間的互動,融詩意入畫境,轉書性線條為肌理,畫布上道道逶迤山線,體現了藝術家心中瞬息萬變的思維,以油彩演繹東方水墨的繪畫精神。色彩間氤蘊流動,綻放的煦煦光芒,是指引亦是希望,方寸之間,將光照見您我生命。

王仁傑融匯東西方美學觀念,似與不似的山巒、江海與風雲,悠走於具象與抽象間,傳達生命直觀而悠遠的感受,建構天地人和的藝術造境。誠摯邀請您蒞臨王仁傑的「可遊可居之境」,滌蕩心懷、闊遊天地。

--
可遊可居之境:王仁傑創作展
開幕茶會│2021.12.25 下午3點
展 期│2021.12.25 – 01.28 (每日10:00 – 18:30)
地 點│名山藝術台北館
地 址│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1樓 (近捷運東門站))

可居之境-2 130x257cm 2021 油彩畫布

海蘊-1 80x130cm 2021 油彩畫布

可居之境-8 80x130cm 2021 油彩畫布

【台北館】11.13 - 12.12「張振宇:當代佛教藝術」

Carol Chang

佛法,具一股沉澱心靈的攝受力;藝術,則能直接觸動靈魂。張振宇以佛學精神為基、藝術之美為相,發自對信仰最深層的悸動,將佛法的智慧寶藏,透過超越種族、語言、時空的藝術呈現,幻化為佛教藝術的新符號、新生命。

精讀諸部佛典後,張振宇解構浩瀚佛法的智慧,從金剛經到阿含經,部部經典轉化為令觀者折服驚嘆的史詩巨作。材料作為藝術媒介,成為藝術家心靈的延伸、成就了神秘的無盡可能性。

張振宇沉潛十多年,只為實踐以藝術弘法之願。信仰與藝術,皆照見著科學無法照亮的角落,張振宇以心念構築的藝術法界,展現信仰的昇華,留待您親臨感受與詮釋。

--
張振宇:當代佛教藝術
展期|2021.11.13 - 12.12(每日10:00 - 18:30)
開幕|2021.11.13
地點│名山藝術台北館
地址│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近捷運東門站)

阿含經 300x300cm 2020 油彩畫布

遊戲如來大圓覺海 156x156cm 2020 油彩畫布

無所住的盛宴 91x73cm 2020 油彩畫布

【竹科館】10.15 - 11.21「汖鷠・騷」李振明後文人彩墨創作

Carol Chang

秉持著「後文人彩墨」理念,李振明在既有的皴擦點染筆墨裡,另探墨妙新機。將水墨畫提昇為關懷鄉土及生命的寫照,實踐藝術即生活的信念。他的創作,則反映其理想中人與自然和諧的美。

李振明投身當代水墨已三十餘年,為台灣水墨重要推手。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畢業後,在中部多所大專院校任教,後回到母校師大擔任院長。卸下職務後,至韓國首爾大學客座一年,宣揚其藝術理念。他熱衷走入自然,體驗生態奧妙,理性地藉美學涵養表達對生長土地最深切的憐惜與祈願,同時賦東方文人精神新生,以嶄新的面貌走入當代人的視野。

自然而詩意的藝術,從生態關懷到文明考古,人文反思到環境保護,李振明成功連結傳統與創新,建構出個人獨有的水墨新樂園。於名山新竹的首次個展《汖鷠‧騷》,採用包含山水魚鳥的古字,不僅呼應穿梭畫幅之中的花、鳥、蟲、魚,更融合古典意象,產生饒富新意的樣貌。名山藝術誠邀您前來,與我們一同細品李振明的墨韻趣味。

- -

名稱 │ 「汖鷠・騷」李振明後文人彩墨創作
展期 │ 2021.10.15 - 11.21 每日11:00 - 19:30
地點 │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一號三樓
電話|03-563-0612

山水魚鳥集 126×180cm 2020 設色紙本

神話之鳥 68x138cm 2021 設色紙本

佇望 96×60cm 2020 設色紙本

聽風 96×60cm 2020 設色紙本

秋紅漾羽 68×68cm 2020 設色紙本

【台北館】09.25-11.07「歡樂動物園 微笑的獸」翁明哲創作展

Carol Chang

我們以獸之名留下痕跡,以獸之形蒸發哀傷。

「微笑的獸」這系列作品於2008年初甩,幾乎是以對等的姿態跟油彩創作並行。繪畫方式以壓克力顔料裝在塑膠袋甩出,看那如風般的記憶線條飄零,灑落在情感滿溢的布面上,似乎生命得到某種程度的紓解。

最初是以微笑駱駝的形象開始,覺得牠莞爾天真,縱然生存環境惡劣,但依然保有笑容,爾後才漸漸把自我的性格分類收集,開始豢養其他笑獸。

有時候覺得畫這些圖,我好像在搓著阿拉丁神燈,召喚著自己內心的精靈與神獸,煙霧彌漫之際,杯幌酒錯之間,在一片巨獸遼原裡,召喚出慾望與回憶交織的同伴們,共同來對抗生活裡的諸多框架與挑戰。

「囿而有,圍不違,困不木」

囿限中擁有自我,圈圍裡不違初心,困頓時不該麻木。與獸同囚,我們在生命的框框裡自得其樂,相濡以沫,彼此共勉,期待攜手邁向永恆。

(文│翁明哲)

「歡樂動物園」 翁明哲2021創作展
展期│2021.09.25 - 11.07
開幕│2021.09.25 下午3點
地點│名山藝術 台北館 (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1樓)

官網.jpg

【竹科館】07.26 - 08.20「荒野之境」—馮永基、謝榕蔚創作展

Carol Chang

「荒野之境」出自劍橋學者羅伯特•麥克法倫「鬆散的行走文學三部曲」的第二部,作者尋覓探訪英倫最後的荒野,用雙足繪製幾乎已被遺忘的自然地圖。我們嚮往曠野,也追尋綠洲,在生活的間隙,渴望藝術的療癒。

名山藝術竹科館展出兩位藝術家,馮永基、謝榕蔚,跨媒材、跨世代的作品,系列展《荒野之境》,透過不同的媒材、表現方式,在藝術創作上各自耕耘探索,開拓新境。

馮永基,香港著名的建築師及水墨畫家,從事建築設計逾三十年,五次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周年建築獎」、建築署高級建築師等相關殊榮。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建築學院客席教授、中文大學榮譽建築師、西九文化局發展委員會委員、藝術博物館榮譽顧問、海濱事務委員會委員及香港建築中心董事。今年4月更應香港蘇富比之邀,擔任現代藝術晚拍策展人。

馮永基以半抽象的形式來勾畫香港的郊野,畫中無人無物,卻不乏大自然的感動。藝術家不附加任何人、物或景的理由,目的是希望能「重返」,回歸最原始無害的地理面貌,亦即一處處的「荒野之境」。

謝榕蔚,今年甫穫高雄獎入圍的藝術新星,畢業於東海大學美術系,曾任職勤美璞真文化藝術基金會專案企劃。2017年辭去工作全心投入創作,現為專職藝術工作者。2018至2020年,分別為勤美文創LAB及基隆雨都漫步駐村藝術家。

謝榕蔚將自己比擬為紙上的農夫,空白畫紙比為沙漠。農夫在沙漠中尋找綠洲,每走一步便種下一株草;以原子筆之筆觸取代腳步,長時間在紙張上不斷重複記錄,建構出完整的畫面,喚起時間不可忽視的力量。謝榕蔚說,他不知道尋找綠洲的旅程會走多久,也亦曾在紙上迷路。但當他到了盡頭,回頭望去,原來走過的地方就是草原。

兩位藝術家截然不同的表現,開拓了全新的視野,衷心期待您的踏訪。

- -

名稱 │ 「荒野之境」—馮永基、謝榕蔚創作展
展期 │ 2021.07.26 - 08.20 每日11:00 - 19:30
(07.26-08.08馮永基 08.09-08.20謝榕蔚)
地點 │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一號三樓
電話 │ 03-563-0612

馮永基 呼吸系列(二十一) 26x180cm 2021 設色紙本

馮永基 呼吸系列(二十二) 26x180cm 2021 設色紙本

馮永基 生命系列(十) 26x180cm 2021 設色紙本

馮永基 生命系列(十一) 26x180cm 2021 設色紙本

謝蔚榕 紙上種草的園丁08.24.18-09.28.18 75x128cm 中性筆紙本 2018

謝榕蔚 紙上種草的園丁2020.04.20 37.5x37.5cm 中性筆紙本 2020

謝蔚榕 海峽2019.08.26 57x77cm 中性筆、墨紙本 2019

【台北館】05.01 - 06.06「汖鷠・騷」李振明後文人彩墨創作

Carol Chang

「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闡示了中華民族對自然萬物的敬仰,也是李振明創作的發心。李振明真切愛著孕育他的故鄉、關懷這片土地上的萬物生息,他的創作,則反映其理想中人與自然和諧的美。

李振明新展覽「汖鷠‧騷」,採用古字汖(ㄆㄧㄣˋ),山水兩字重疊,意為山清水秀之處;鷠(ㄩˊ)是魚和鳥左右合體,為古代鳥名;騷是馬與蚤的合體字,為古代詩體,如屈原所著《離騷》。題名展現李振明創作中,常見混搭、跳躍式的隨筆,同時謳歌台灣這無窮豐富的生態寶庫。

李振明具學院訓練的深厚水墨根基,他親身走入自然、體驗生態脈動的奧妙,將創作主題聚焦對家園、自然物種的感性抒懷,具設計感的構圖,將幾何、對稱、平衡等元素,為作品增添幾許理性的審美趣味。李振明大破傳統文人畫究筆墨、求孤高絕俗氣韻的表現,創作上從自然生態到文明考古,從人文反思到環境保護,李振明關懷的視野既出塵又不離世,以「後文人彩墨」在當代水墨畫界走出他的一家之言。

- -

名稱|「汖鷠・騷」李振明後文人彩墨創作
展期|2021.5.1 - 6.6 每日10:00 - 18:30
地點|名山藝術臺北館(近捷運東門站)

非池中_工作區域 1.jpg
山水魚鳥集  126×180cm  2020  設色紙本

山水魚鳥集 126×180cm 2020 設色紙本

四方之聚  60×60cm×4  2020  設色紙本

四方之聚 60×60cm×4 2020 設色紙本

【竹科館】 04.18 - 05.21「春花・燦爛」名山典藏展

Carol Chang

藝術家的能量,亦似春日般生機蓬勃。名山藝術在春臨之際,為您帶來《春花.燦爛》,集結丁雄泉、楚戈、張振宇、鄭麗雲和翁明哲五位藝術家,呈現「花」在藝術創作中多樣的風采。

如果說顏色是春天的代表,那麼丁雄泉的作品就是春天萬物的縮影。自號「採花大盜」的丁雄泉,擁有一副自由不羈的靈魂,其創作所散發出的熱情,使周遭氛圍染上一抹絢爛色彩,浪漫且感性、通俗而不失雅韻;台灣藝文界的傳奇,楚戈,在故宮服務數十年,將對中國藝術的研究內化於胸,發展出帶有詩韻,隨性、自在的畫風。不論是水墨的清新氣象,或是瓷板畫裡行走的線條,都是楚戈最率真浪漫的遊戲。

茶花兼具松柏勁骨及桃李之姿,令張振宇崇尚、神往。其筆下花卉已不僅止於再現自然的層次。張振宇內化自然萬物生長之奧妙,並回歸個人之於外在世界及省顧自身的人文精神,至臻觀意之境,傳達給觀者靜心的美好;以刻繪的線條著稱的鄭麗雲,以台灣常見的野薑花、蘭花等為題材。作品呈現豐沛燦爛的生命韌度,女性的堅毅與柔美,千絲萬縷猶地流入觀者心中。翁明哲,善於捕捉光影與色彩的流動。以畫刀代筆,絢麗色塊流竄跳躍於畫布,由點、塊漸漫為一片片花海。翁明哲將記憶中的溫暖空氣與熱情光影收藏於畫布中,並呈現藝術最純粹的生命力度。

藉由對「花」的各種演繹及詮釋,五位藝術家各自傳達對生活、文化、自然的美感體驗。在這春暖花開的好時節,誠摯地邀請您走訪名山,透過畫布上綻放乘載生命經驗的繁花,一窺藝術家的內在世界。

名稱 │ 「春花・燦爛」名山典藏展
展期 │ 2021.4.18 - 5.21 每日11:00 - 19:30
地點 │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一號三樓
電話 | 03-563-0612

丁雄泉  桃和鮮花  120x160cm  1990  版畫紙本

丁雄泉 桃和鮮花 120x160cm 1990 版畫紙本

楚戈  花卉圓盤之二  34x34x4.5cm  1990  彩繪瓷盤

楚戈 花卉圓盤之二 34x34x4.5cm 1990 彩繪瓷盤

張振宇  南方的陽光  100x100cm  2018  油彩畫布

張振宇 南方的陽光 100x100cm 2018 油彩畫布

鄭麗雲  野薑花系列II-14  50X65cm  2016  油彩畫布

鄭麗雲 野薑花系列II-14 50X65cm 2016 油彩畫布

翁明哲  黃色丘陵  130x194cm  2014  油彩畫布

翁明哲 黃色丘陵 130x194cm 2014 油彩畫布

春花燦爛.jpg

【竹科館】02.26 - 03.21「山懷」—李英皇水墨個展

Carol Chang

李英皇1984年出生於台北,畢業於師大美術研究所水墨組。曾旅居於京都,創作多以文人盆景與自然為題材,紀錄著途中的景物、苔石,在靜謐的心境下與自然對話。

儘管近一年半載的日子,李英皇因意外受傷,每日獨坐畫前繪事的活動範圍被限縮,他卻轉念將此視作培養耐性、平心靜氣專注在一件事物上的精神修練。李英皇的創作在簡單的構圖下,透過層層水墨敷染出幽静朦朧的氛圍,呈現遺世獨立的美。

疫情紛擾的年歲,正適合靜下心來親近藝術。「山懷」—李英皇水墨個展,2/26起於竹科館開展,誠摯邀請您蒞臨,感受李英皇作品的禪意與清雅。

李英皇《山懷》創作自述

- -

名稱 │ 「山懷」—李英皇水墨個展
展期 │ 2021.02.26 - 03.21 每日11:00 - 19:30
地點 │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一號三樓
電話|03-563-0612

山懷DM.jpg
似有人聲(二) 74x111cm  2021  水墨絹本

似有人聲(二) 74x111cm 2021 水墨絹本

無何有之鄉  128x160cm  2021  水墨絹本

無何有之鄉 128x160cm 2021 水墨絹本

石植蒲之一  30x30cm  2021  水墨絹本

石植蒲之一 30x30cm 2021 水墨絹本

悠悠  21x28.5cm  2021  水墨絹本

悠悠 21x28.5cm 2021 水墨絹本

【台北館】02.20 - 03.28 「心印台灣」李君毅當代水墨藝術

Carol Chang

2011年,李君毅放棄鳳凰城美術館的研究工作,應師大美術系之邀聘返台任教,並探索個人創作的文化主體性。2021年新春初始,李君毅以「心印台灣」作為歸根十年的圓滿發表。

近年,國際局勢風起雲湧,出生於台灣、成長於香港,又於美國、台灣定居的李君毅,發展「心印台灣」系列,表述個人對家鄉的感性關懷,也呼應著台灣逐受國際矚目的局勢。此系列皆以心經經文為底,祈願心能寂滅不生妄想妄念,到達心無掛礙的智慧彼岸。李君毅取材台灣東北部、北部崎嶇海岸線驚濤駭浪的景象,象徵台灣精神的玉山及具原住民歷史意義的太魯閣風光亦凝鍊於紙上。

李君毅開創以軟木拓印的皴法,隨沾墨蓋印紙上的力道與反覆點染產生不同墨色效果,濃重與淡雅間,呈現豐富層次變化。精確的上色過程,如抄寫經文般,需要恆久的專注力與毅力。李君毅巧妙地革新水墨畫,既具時代性的寬闊格局、兼容古典美感的藝術表現無人可與其比擬。

- -

名稱|「心印台灣」李君毅當代水墨藝術
開幕|2021.2.20 (六)
展期|2021.2.20 - 3.28 每日10:00 - 18:30
地點|名山藝術臺北館(近捷運東門站)
地址|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1樓
電話|02-3322-2988

非池中_工作區域 1.jpg
春水東流不復返  101 × 70cm  2021  水墨紙本

春水東流不復返 101 × 70cm 2021 水墨紙本

春暖花開待何時  35 × 57cm  2021  設色紙本

春暖花開待何時 35 × 57cm 2021 設色紙本

風雨欲來  52 × 84cm  2020  水墨紙本

風雨欲來 52 × 84cm 2020 水墨紙本

【台北館】01.16 - 02.07 「石‧時‧世」台灣當代水墨的時空思維

Carol Chang

石頭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直佔有重要的份量,特別是受到道家與道教思想的影響,蘊含了一種既自然親和又玄妙幽微的深刻意義。自秦漢時期壘石成園的微觀山水發展到文人書齋中的雅石清供;或是從女媧煉石補天的遠古神話,接續至《紅樓夢》裡通靈寶玉下凡轉世的動人故事,可謂洋洋大觀不一而足。

對石頭的喜愛、欣賞與收藏古今皆然,人們藉此在生活上得到怡情養性的精神滿足,更從中激發起豐富的想像力及創造力。藝術家樂此不疲地以石頭作為創作題材,譬如唐代詩人李邕曾撰寫《石賦》,借用相關的典故以抒懷明志,而明季吳彬則繪有《十面靈璧圖》,窮理盡性地表現出奇石的種種形態。

此展覽特以「石・時・世:台灣當代水墨的時空思維」為題,匯集了十位台灣年青藝術家各種媒材與形式的水墨作品。他們針對其生活所處的時空環境,在各自的水墨藝術創作中,以傳統的石頭題材作為發端,遷想妙用相關圖像的象徵意涵,來探索時間與空間不同面向的當代議題,從而賦予作品更為深刻的時代精神及現世價值。


展覽:石‧時‧世:台灣當代水墨的時空思維
展期:2021.01.16 – 02.07 每日10:00 – 18:30
參展藝術家:洪小澎、陳肇珮、李孟芳、簡詩如、蕭博駿、陳紀安、郭錦屏、吳上瑋、墨雨果、柯驎晏
地點:名山藝術 台北館(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1樓)

洪小澎  心遊二十四景之雅懷  21 x 30cm  數位水墨  2019

洪小澎 心遊二十四景之雅懷 21 x 30cm 數位水墨 2019

陳肇珮  城市裡的石-河濱  36.5 × 59 × 10cm  複合媒材  2020

陳肇珮 城市裡的石-河濱 36.5 × 59 × 10cm 複合媒材 2020

李孟芳  盲山  34 × 34cm  鋁箔、設色紙本  2020

李孟芳 盲山 34 × 34cm 鋁箔、設色紙本 2020

簡詩如  沿途的風景- 望、窺  60 × 27cm × 2  銀箔、墨、礦物顏料、高知麻紙  2020

簡詩如 沿途的風景- 望、窺 60 × 27cm × 2 銀箔、墨、礦物顏料、高知麻紙 2020

蕭博駿  太湖時尚8  45 × 85cm  設色紙本  2020

蕭博駿 太湖時尚8 45 × 85cm 設色紙本 2020

陳紀安  逃逸家 88 × 41cm  絹本、墨、膠彩、箔  2020

陳紀安 逃逸家 88 × 41cm 絹本、墨、膠彩、箔 2020

郭錦屏  靜  50 × 60cm  設色絹本  2020

郭錦屏 靜 50 × 60cm 設色絹本 2020

吳上瑋  化石5、6 30 × 77cm × 2  墨、麻紙、金箔、畫布  2020

吳上瑋 化石5、6 30 × 77cm × 2 墨、麻紙、金箔、畫布 2020

墨雨果  青神羽之源  39 × 69cm  設色紙本  2020

墨雨果 青神羽之源 39 × 69cm 設色紙本 2020

柯驎晏  海怪檔案  60 × 45cm × 4  設色紙本  2020

柯驎晏 海怪檔案 60 × 45cm × 4 設色紙本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