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act us

Use the form on the right to contact us.

You can edit the text in this area, and change where the contact form on the right submits to, by entering edit mode using the modes on the bottom right.​

仁愛路二段48-6
台北市, 100
Taiwan

(+886-2) 3322-2988

台北館位於台北市中心仁愛路上,不僅為城市的心臟地帶,更是長久以來人文薈萃之處,空間的規劃也提供作品更完善的展出條件。

新竹館則位於新竹科學園區內,長期以來推動藝文展覽,並與園區內知名科技公司合作,讓藝術能夠走進生活的每個角落。

展覽2018

【竹科館】 12.03 - 12.31 《陶 跡 瓷 韻》 林振龍陶瓷創作展

Mingshan Art

陶藝,是結合造型、釉色與燒製的創作。其迷人之處,不僅是器形或色彩的變化,更能增添生活的雅興、趣味。對於創作者而言,徜徉在釉藥、窯火之變化無窮的可能性,更是深具吸引力的挑戰與修行。

林振龍,字號二谷,意涵山之低,向山仰望。身為台灣陶藝現代化的重要推手,林振龍從1979年創立「瓷揚窯」工作室起,便致力開創陶藝的不同面目。他深知傳統釉色之美,如銅紅深淺所帶來的層次變化、青瓷的綿密溫潤、天目的深沉靜雅和青花的筆情墨趣。歷經無數次的配釉嘗試,以及造型上的創新與突破,淬煉出獨特的風格與陶情。

常說「虛懷若谷,有容乃大」。透過對泥土質地、特色的深刻了解,林振龍寫意地呈現自然的樣貌。《陶跡瓷韻》系列將自然與人文做了最美的結合中,撕土的粗曠如嶙峋的山石,青瓷的溫潤又靜好似一泓碧綠湖水。以肌理和釉面的對比,詮釋對大地的虔誠與關懷。陶瓶、方盤、茶壺、圓缽,既是純粹獨立的審美對象,也是能親切實用的器皿,盛容歲月的美好。

名山藝術新竹館年度壓軸《陶跡瓷韻-二谷林振龍陶藝展》,將和大家分享林振龍這四十多年的投入與探索,衷心期待您的來訪賞玩。

名山藝術陶跡瓷韻-請放左頁-更新版.jpg

【台北館】12.01-12.30 「滾墨 · 圖誌」鄧卜君當代水墨展

Mingshan Art

水墨的創作材料古今相似,唯有畫家內在精神才能讓畫作展現新面貌,鄧卜君保留古人的皴法與染色法,在造型上獨樹一格,反映當代語彙與個人特色。鄧卜君以宋代積墨染漬法,均皴擦渲染,層層加積,形式元素簡單,用墨厚潤,在反覆的筆法中覓得樂趣。

鄧卜君成長於山水與奇石遍佈的花蓮,然他的山水並非描繪實景的山水。他以「魔幻超現實」為出發,無窮無盡的思維,剎那轉變的心,幻化為不同空間與形體,神祕魔幻的氛圍引人探索。受到明代末期變形主義的啟發,融合個人美學觀點與當代議題性,讓他創出別具風貌的作品。山石遠近失據,多重視角並置,超現實的山水既有地域性也有歷史性,無不超越眼見的景色,比之崇高遼闊。

藝術家伏案終日,如同修行者般地刻畫出心中的烏托邦,這位現代文人飲酒、歌唱、運動、烹飪,有著現代幽默,關注現時議題、充滿當代想像,把平常生活所見轉化為創作主題,偶有時尚都會,偶有想像詭譎,或許因為無為無欲,將強烈的面貌留在觀賞者心中。

--

名稱|「滾墨 · 圖誌」鄧卜君當代水墨展
茶會|2018.12.01 (Sat.) 15:00 藝術家現場分享創作觀點
展期|2018.12.01 - 12.30 每日11:00 - 19:30
地點|名山藝術 臺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地址|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電話|02-3322-2988

紙落生華 74x142cm 2018 設色紙本

紙落生華 74x142cm 2018 設色紙本

懸磴纏泉 79x61cm 2015 設色紙本

懸磴纏泉 79x61cm 2015 設色紙本

清響 142x39cm 2015 設色紙本

清響 142x39cm 2015 設色紙本

【台北館】10.14-11.11 「花開的奧秘」 張振宇個展

Mingshan Art

一朵花的綻放包涵了宇宙生命的奧祕,「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佛學參悟千年亦揭示如此。張振宇在恢宏筆法下呈現的「直覺」是一直以來不變的創作核心,透過色彩和結構律動的細微安排,使光線在畫布上流洩營造出獨特的空間感,巧妙捕捉茶花的形與神。藝術家取茶花為題以明自心,透過作品直接、純粹地與觀者交流,傳達平心、安心之念。

移居北京多年的張振宇,曾任台北市立美術館館長,早年畢業於師大美術系並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碩士,作品見藏於國內外知名美術館,其創作在精妙的技法外蘊含哲學與詩意所為人樂道。向來注重人文價值的張振宇,沈潛多年以茶花系列之作回歸故里,寄情文人墨客的高風峻節。

--

名稱|「花開的奧秘」 張振宇個展
活動|2018.10.14 (Sun.) 15:00 藝術家親臨現場
展期|2018.10.14 (Sun.) - 11.11 (Sun.) 11:00 - 19:30
地點|名山藝術 臺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地址|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電話|02-3322-2988

細雨無人我獨來 100x100cm 2018 油彩畫布

細雨無人我獨來 100x100cm 2018 油彩畫布

虞美人 95.5x118cm 2018 油彩畫布

虞美人 95.5x118cm 2018 油彩畫布

花開的奧祕 150x70cm 2018 油彩畫布

花開的奧祕 150x70cm 2018 油彩畫布

【台北館】09.08-10.05 「波光漣漪」 翁明哲個展

Mingshan Art

記憶是一堵牆,你把思緒的球打過去了,彈回來的總是繽紛。
記憶是一面鏡子,你攬鏡自照,看到的常是自我回溯的影子。
記憶也是一扇窗,穿越現在與過去的空氣,我們喜歡在似遠似近的風景中尋尋覓覓。

似水年華,波光漣漪,在光影中咂著嘴巴踟躕;舉輕若重,一片一片的光彩似彩蝶紛飛,一把一把的心思如沙沉積,想像時光河流淘洗後的閃亮將會輕輕落下,落在畫布上,落入眾人心中的凹口,如同魔術方塊卡好卡緊密實,冀望世界不要渙散,總是秀色可餐美味可口。

此次的展出作品我主要描繪的地方是伊比利半島,簡單的說法是西班牙。上個世紀末到那兒留學,務實的說法卻是流放,從舊世界的最東流放到舊世界的最西,現在想來有些趣味,不知是自己選擇了生命,或是生命選擇它自己的呈現方式,而我們只是旁觀似地隨它飄流著。總之那時就如此義無反顧地去了,沒有什麼概念也沒有太多金錢,但有初犢之心,跟一顆對於未來陽光的憧憬,就跟年少時第一次坐著軍艦來到台灣一樣,所有的東西都是閃閃亮亮… 

西班牙是閃亮的,彼時什麼都缺,唯獨不缺陽光還有色彩,即便是異地的陽光與明亮,但是後來我卻不小心把色彩與情緒遺落在那兒,忘了帶回來了,另一個說法是故意保留在舊地不去驚擾;直到去年初被一塊石頭砸到,方才如夢乍醒,於是趕忙著回去收拾,看看曾經失落與定格的東西是否依然,然後漫步其間,近觀雖人事非彼,但欣慰遠觀並無褪色過甚,都還在原來的位置上當木頭人,都還保留著青春般生氣的模樣,沒有喊一二三誰都不敢輕舉妄動。

當我居住過的島嶼們都漸漸失去原貌與初衷後倒處亂跑,非常慶幸還有一個生命中的屬地願意當木頭讓人感到些許慰藉與等待擁抱,或許也可以悠游其間或面壁思過讀取些什麼的,於是2018年開始覺悟,決定充滿謙卑撿拾生活的枝椏,同時折射與拆解出自我而生的光芒,燃燒自己,讓畫布發光。

時光似水,畫如池,情感與回憶在水光中晃動,泛起層層漣漪,我想要燃燒與轉譯而出的是一個憧憬,那即是;陽光、希望、還有自我的意識在空氣中飄揚。

名稱|「波光漣漪」 翁明哲個展
活動|2018.9.8 (Sat.) 15:00 藝術家親臨現場
展期|2018.9.8 (Sat.) - 10.5 (Fri.) 11:00 - 19:30
地點|名山藝術 臺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地址|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電話|02-3322-2988

賽隆那之約 100×100cm 2018 油彩畫布

賽隆那之約 100×100cm 2018 油彩畫布

托雷多的美麗與哀愁 155.5×155.5cm 2018 油彩畫布

托雷多的美麗與哀愁 155.5×155.5cm 2018 油彩畫布

里斯本的懷想 155.5×155.5cm 2018 油彩畫布

里斯本的懷想 155.5×155.5cm 2018 油彩畫布

【新竹館】07.20-08.25 張振宇─細雨無人我獨來

Mingshan Art

「觀看張振宇的畫作,必須看原作,才能體驗畫中的材質肌理,感受藝術家生命底層澎湃的創作能量。他的創作源頭,直探自然界中的大化眾生,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悸動與自然的生息。他創造的景象,不僅是描繪自然,更是心靈的投射。」
                         ----王哲雄  法國巴黎第四大學美術史與考古學博士
 

蘇東坡《邵伯梵行寺山茶》寫到︰
山茶相對誰來栽?細雨無人我獨來;
說似與君君不見,爛紅如火雪中開。
中國文人特愛茶花,除了它獨特的丰姿外,更在於品格的象徵,
有著梅花般的高韻勁節,容顏卻更加豐盈嬌豔;
像牡丹一樣的國色天香,卻能耐久抗寒,在冰雪中獨自盛放。
法國文豪小仲馬以茶花象徵美麗與愛情,成就世界的不朽經典,
這樣的風采,在視覺藝術中卻是難得一見的。
赴陸多年的張振宇,想起老家的那株茶花,
透過色彩、結構的安排和光線的運行,補捉茶花的形與神。
誠心邀請您來訪名山藝術,品味花開當下的剎那與永恆。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展覽期間|2018.07.20 - 2018.08.25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張振宇 飄香送艷丹砂紅 100X100CM 油彩畫布 2018

張振宇 飄香送艷丹砂紅 100X100CM 油彩畫布 2018

張振宇 宮粉 80X80CM 油彩畫布 2018

張振宇 宮粉 80X80CM 油彩畫布 2018

張振宇 光之舞姬 80X130CM 油彩畫布 2018

張振宇 光之舞姬 80X130CM 油彩畫布 2018

【新竹館】05.20─06.30「致廣大而盡精微」-鄭百重青綠山水個展

Mingshan Art

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濫觴,是先民對自然的歌詠,而當代青綠山水畫家代表,非鄭百重莫屬,他不僅喚起人們對這門藝術的思古情懷,更開創新局賦予時代意義。

    鄭百重成長於中國,後應聘前往芝加哥、紐約、愛荷華等地大學講學。在美國生活十多年,一直堅持以唐宋宮廷的青綠山水為創作形式。經過東西文化的洗禮,他更清楚自身文化的定位,作品氣勢大度典雅華麗,展現盛世風華,呼應時代美感的需求。面對中國源遠流長的山水畫傳統,他從師承到自我領悟,發展成風格鮮明的藝術表現,他力追唐宋古風,有意識地吸納西方現代繪畫的表現性,體現以中為體,以西為用的文化自信。

    憑藉獨樹一格的青綠山水,鄭百重成為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作品獲邀於中國美術館展出,並典藏於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名山藝術誠摯邀請您進入賞翫無窮的千「百」萬「重」的世界,一探現世真美之境。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展覽期間|2018.05.20 - 2018.6.30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鄭百重 綠水流珠吉羊出 68x68cm 水墨設色紙本 2014

鄭百重 綠水流珠吉羊出 68x68cm 水墨設色紙本 2014

鄭百重 雨過山欲近 96X60cm 水墨設色紙本 2015

鄭百重 雨過山欲近 96X60cm 水墨設色紙本 2015

鄭百重 采采荷花 61X124cm 水墨設色紙本 2016

鄭百重 采采荷花 61X124cm 水墨設色紙本 2016

【台北館】07.07-08.18 「山水印心」李君毅 / 馮永基 雙人水墨聯展

Mingshan Art

名山藝術在夏日薰風裡,舉辦文人氣息與哲學意味濃厚的「山水印心」水墨作品展,邀請大家一同到紙上遊山玩水。這是由李君毅、馮永基兩位風格迥異畫家的聯展,他們的創作有一個共同點,就是與傳統書畫有密不可分的淵源,並有省思現實與反映時代的觀念,展現讓人過目不忘的風格。不論年歲多寡,他們追求創新的使命感,一直激勵他們發展自己的風貌從不間斷。

李君毅追求「格」新,以格子、印章印出心中山水,馮永基以多種染皴技法營造出怡人可親山水。無疑這都是兩位藝術家以其生命體驗與智慧,經年累月實驗而昇華的成果,所以無人可與比擬。

觀賞水墨山水,心靈如同經歷一場藝術的洗練,生命高度自然有所提升,畫家越過日常風景的成規,傳遞非常態的感情與經驗,在生活中可以引領我們走向一個更深邃的領域,給予我們啟悟,滿足我們的幻想,讓我們相信世上應該有超越當下現實之外的意義,值得我們去追求去探索。

名稱|「山水印心」李君毅 / 馮永基 雙人水墨聯展
展期|2018.7.7 (Sat.) - 8.18 (Sat.) 11:00 - 19:30
地點|名山藝術 臺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地址|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電話|02-3322-2988

李君毅 彼此 81.5 x 183 cm 2017 水墨紙本

李君毅 彼此 81.5 x 183 cm 2017 水墨紙本

李君毅 迷離岸 55 x 173.5 cm 2017 水墨紙本

李君毅 迷離岸 55 x 173.5 cm 2017 水墨紙本

馮永基 寧靜 28 x 235 cm 水墨紙本

馮永基 寧靜 28 x 235 cm 水墨紙本

馮永基 天地凡間(三) 27 x 197 cm 水墨紙本

馮永基 天地凡間(三) 27 x 197 cm 水墨紙本

【台北館】05.26-06.30「熾焰虛實」潘安儀 / 林振龍 雙人陶塑展

Mingshan Art

十九世紀西方將陶瓷列入工藝美術範疇之後,陶瓷的地位自此始終無法與「純美術」的繪畫、雕塑相提並論。此一觀點沿續至今,台灣的美術教育也多將陶瓷納入美工或工業設計科系,而一般人對陶瓷的慨念多停留在瓶瓶罐罐的階段。殊不知、陶瓷在中國美術史中無論是器用和雕塑,都具備與「純美術」同等的份量;秦兵馬俑、唐三彩都是陶瓷屬於雕塑範疇之實證,有名的遼代三彩羅漢像更為西方博物館視為雕塑珍品,於二十世紀初爭相收藏。再則汝窯醇厚靜謐之美所展現出來如玉般之溫潤,就是因為它的科學與美學價值,令人讚嘆不已,而獲得宋代皇室珍愛,也是古今世界藝術之嘉珍。

潘安儀,目前任教於美國康乃爾大學,為國際知名的台灣美術史學者、藝術創作者。研究方面擅長於台灣與中國的現當代藝術、東亞佛教藝術、後殖民主義等。創作則在陶藝上發展出一系列以竹為主題,如真似幻的陶雕作品,透過蜿蜒的竹節枝條,探索中國文人的美感經驗與自然感知。作品曾入選美國史密森學院年度工藝展、費城美術館年度工藝展,並獲賓州偉恩藝術中心年度藝術展首獎。

林振龍,台灣藝術界頗具聲譽的「瓷揚窯」主持人,三十多年來從陳景容為始,約有兩百多位的藝術家往返「瓷揚窯」創作,這是台灣藝術史上特別的樂章,藝術家們在此談笑風生展現創作才華。作品從現代雕塑的想法出發的,主要是以點、線、面來建構空間,用數隻長短不一的細木條形成線性,交叉構成幾何形,嵌入在方形或不規則的塊體中,在線條的交叉點上,放置一個圓碗或圓盤象徵圓點;表現二度與三度空間虛實相生的能量。

名山藝術推出潘安儀與林振龍的雙人陶塑展,兩位藝術家間有一個共同點,二者的東方性很強:潘安儀的竹子蘊含著中國文人對竹子所寄予的寓意,而林振龍採用了中國的官、哥、龍泉、鈞等窯的釉色作為他對東方傳統的寄情表達。二者都代表陶瓷雕塑自成體系的藝術類別:他們的作品不但個人風格成熟,也都是獨一無二,無法完全複製的藝術品,他們的作品都是藝術家巧手精心製作,透過對土、釉藥、燒製過程熟練後得出來的結晶。透過他們的作品,我們對陶瓷藝術的可能性與東方傳統能給予啟示的多元性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名稱|「熾焰虛實」潘安儀 / 林振龍 雙人陶塑展
活動|2018.5.26 (Sat.) 15:00 藝術家將出席開幕
展期|2018.5.26 (Sat.) - 6.30 (Sat.) 11:00 - 19:30
地點|名山藝術 臺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地址|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電話|02-3322-2988


「熾焰虛實」潘安儀 / 林振龍 雙人陶塑展

「熾焰虛實」潘安儀 / 林振龍 雙人陶塑展

潘安儀 御風而行 70×75×13cm 2016 墨染陶雕

潘安儀 御風而行 70×75×13cm 2016 墨染陶雕

潘安儀 昂揚 40×43×19cm 8×27×8cm 2016 墨染陶雕

潘安儀 昂揚 40×43×19cm 8×27×8cm 2016 墨染陶雕

林振龍 空間釉彩系列 32×21×69cm 2018 陶瓷

林振龍 空間釉彩系列 32×21×69cm 2018 陶瓷

林振龍 空間釉彩系列 24×23×56cm 2018 陶瓷

林振龍 空間釉彩系列 24×23×56cm 2018 陶瓷

【新竹館】03.30-05.06朱德群、趙無極、丁雄泉─原創版畫珍藏展

Mingshan Art

朱德群、趙無極、丁雄泉三位大師懷著東方神韻,各自在異鄉找到了藝術風格的詮釋。

朱德群內懷深厚的書法涵養,蒼闊筆勁盡在收放之間,他的創作揉合東方藝術的溫婉細膩與西方繪畫的濃烈粗獷,將中國山水的意外之象轉變為抽像的風景,以詩意和音樂性體現東方藝術的內涵與精神。傲人的藝術成就於1997年獲頒第一位華裔法蘭西藝術院院士;2002年趙無極同樣當選,與朱德群成為至今唯二獲法蘭西院士殊榮的華人藝術家。畫若其名,趙無極的畫抽離了固定的形象,呈現樸朔迷離的光影色彩和複雜多變的空間結構,是萬物初始的混沌,是永恆的沉靜,也是迴盪於心靈深處的波瀾;丁雄泉自號採花大盜,鍾愛描畫女人、花鳥、動物,他偏愛亮麗的色彩與鮮明的對比,線條一氣呵成,隨心隨興、意到筆隨。丁雄泉就像位詩人,親身躬自攫取生命之美,抒發生命的躍動。三位享譽全球的藝術巨擘,以原創版畫將東方神韻推向世界舞台。誠致地邀請您循著大師的步履,徜徉經典的軌跡。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展覽期間|2018.03.30 - 2018.05.06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朱德群 穿林而過 版幅150 60X80CM 石版畫 2008

 朱德群 穿林而過 版幅150 60X80CM 石版畫 2008

趙無極 NO.399 版幅150 75.5X63.5CM 石版畫 2000

趙無極 NO.399 版幅150 75.5X63.5CM 石版畫 2000

丁雄泉 粉紅女郎 版幅250 61X91CM 石版畫 1987

丁雄泉 粉紅女郎 版幅250 61X91CM 石版畫 1987

【台北館】04.28-05.20「此岸彼岸」李君毅水墨創作展

Mingshan Art

李君毅的成長背景多元,加上長年在西方美術機構研究泛亞洲文化,以他者的角度反觀自身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的微妙關係,繪畫作品即為他面對社會的具體實踐。李君毅的創作表達他對漢代石碑、經典文學、文人理想及詩畫結合的興趣,聚焦於台海兩岸的錯綜歷史情節,近來更擴展至全球化消費社會的商品認知。

生活的場景會潛移默化一個人的關懷,對於許多眼光敏感的藝術創作者而言,台灣的特殊處境往往能掀開那被隱匿的直覺,本次展覽「此岸彼岸」呈現藝術家生活於這片土地上對生命的所感所悟,名山藝術邀請您和我們一起看見李君毅的當代思考與審美。

此岸彼岸-李君毅水墨創作展
Between and Beyond the Shores: The Art of Lee Chun-Yi

展期 Dates|2018.04.28–05.20
開幕 Reception|2018.04.28 (Sat.) 3:00 p.m.

座談 Forum|當代水墨的市場觀察 The Market of Contemporary Ink
與談人 Attendees|蔡詩萍 ( 文化評論家 )、石嘉雯 ( 佳士得當代水墨拍賣主管 ) 

地點 Venue|名山藝術台北館 Mingshan Art Taipei
地址 Address|台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 東門捷運站步行五分鐘 ) No. 48-6, Sec.2, Ren'ai Road, Taipei City ( MRT Dongmen )
聯絡電話 Contact|02-3322-2988


山水畫是水墨畫的靈魂。而台灣的山水,如何融入自兩宋以來,便成為文人畫主流意識裡的傳統,必須說,大概不是「渡海三家」三位大師及其嫡傳弟子們所關心的事,然而,卻絕對是在這塊土地上,落腳生根,日夜與這座島嶼同喜同悲的新生代台灣藝術家們,必須思索的意義感。
李君毅漸漸注意到這議題,李君毅開始把現代水墨革命性的事業,交會到與「台灣」這座島嶼有意義的座標上,讓我們看到了他進一步的企圖心。

毫無疑問的,任何人看到這一系列的「此岸彼岸」,都會有感於心。台灣的民眾,會深深發出讚嘆,對啊,這就是台灣山海交錯的視野啊!然而,它們卻如此驚滔駭浪於水墨構圖、格子狀的框框裡。原來,《心經》也好,《金剛經》也罷,都無非是內化於這島嶼承受風雨、步向海洋的內在安定力量了。
而台灣以外的朋友,若對水墨、對佛教、對山水,對中華文化,稍有涉略,也很容易便被李君毅的企圖心所感染。他必然是屬於東方文化、屬於水墨大傳統的藝術家。
而,孰悉西方當代藝術者,尤其不會陌生於李君毅的當代性,經由拓印、經由反覆醮墨處理的過程,使得一幅畫作,不僅僅是一幅畫作,而是我們面對它時,能由衷感受創作者在完成它的過程中,心思一步一步凝聚、卻又一步一步抽離的動態感。平面的畫布或宣紙,唯有到了當代藝術的境界,方能實踐這樣的空間感、靈動感,而非按部就班的沿襲。

晚清以降,水墨的革命,仍然是未竟之志,但我們看到了李君毅的創新,為這百年歷程再添一筆新猷。而這回,李君毅是站在「此岸彼岸」的凝視中,顯得愈發自在自信了。

- 蔡詩萍 
節錄自〈因為夠當代,他堪稱當代水墨創新藝術家了:試評李君毅的水墨創新〉


彼岸何處 55×173.5cm 2017 設色紙本

彼岸何處 55×173.5cm 2017 設色紙本

裂岸 55×89cm 2018 水墨紙本

裂岸 55×89cm 2018 水墨紙本

花花世界:夜玫瑰 60×60cm 2018 水墨紙本

花花世界:夜玫瑰 60×60cm 2018 水墨紙本

【台北館】01.27-03.10「積秀織錦」鄭百重的青綠山水

Mingshan Art

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濫觴、是先民對自然的歌詠,而當代青綠山水畫家代表,非鄭百重莫屬,他不僅喚起人們對這門藝術的思古情懷,更開創新局賦予時代意義。

鄭百重在中國成長,但於1988年應聘前往美國芝加哥、紐約、愛荷華等地大學講學,也到北美各地寫生、創作、交流。1991年以傑出人士身分來台灣進行交流講學,爾後十多年間在歐美定居,穿越東西文化的行旅,使他的視野開闊,思想上亦能相容並蓄,多次個展於國內國外,讓他的作品在國際舞台上備受肯定。然他並不以此自滿,於2005年返回中國定居北京,受現代交通便利之賜,遍遊全國,他深入中國名山大水實地寫生,高山、高原景緻令創作再登高峰,這幾年來的藝術活動,都證明他在學術界與藏家心中的地位達到無比崇高之境。

2012年鄭百重應邀為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會議廳創作《華岳晴秀圖》鉅作展示,這是藝術家代表國家的至高榮耀,2015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他的畫冊,同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盛大個展,無疑這是國家級的學術推崇,2017年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以「絲路與世界文明」為主題策展,鄭百重受邀以《海上絲路新篇章》之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雜誌以「一帶一路」精神,報導當代傑出美術家,鄭百重的《海上絲路新篇章》極受矚目,無疑他富含現代精神和和貼近時事主題的創作,將他推向當代最有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

曾經在美國居住十多年的鄭百重,堅持從唐宋宮廷出身的青綠山水為創作形式,他深感中國山水和國外自然景觀大異其趣,外國的山切面廣,中國的山尖峰多。東西文化的洗禮比較,他更清楚自身文化的定位,因此創作氣勢大度典雅華麗,展現盛世風華,呼應時代美感的需求。

名山藝術何其榮幸與鄭百重大師相識相知數十年,本次展出三十餘件作品,誠心邀請藝友知音來館賞翫鄭百重獨樹一格的青綠山水!

展覽名稱|「積秀織錦」鄭百重的青綠山水
開幕活動|2018.01.27 (Sat.) 15:00 藝術家將出席開幕
展覽期間|2018.01.27 (Sat.) - 03.10 (Sat.) 11:00 - 19:30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臺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展覽地址|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聯絡電話|02-3322-2988

江山聚秀 142×360cm 水墨設色紙本

江山聚秀 142×360cm 水墨設色紙本

瑞雪兆豐年 69×93cm 水墨設色紙本

瑞雪兆豐年 69×93cm 水墨設色紙本

高山流水 68×68cm 水墨設色紙本

高山流水 68×68cm 水墨設色紙本

林壑雲泉 123×246cm 水墨設色紙本

林壑雲泉 123×246cm 水墨設色紙本

【新竹館】01.22-02.20「微風」翁明哲新系列首展

Mingshan Art

「微風」

2017年是屬於缺少的一年,身體少了一塊,心裡也少了一坎,時間變得緩慢起來,猶如稻田休耕後的等待,等待土地能夠再度接受,也等待另一個重新播種的時節,微風帶來一些花草,漸漸地在繪畫的田埂間漫延開來。

微風小品就是在此輕鬆的狀態下開始畫的,屬於一種自我療癒的行為,有些會成為大畫的種苗,亦可喻為賣火柴女孩手中的光火,在短暫直覺的繪畫過程中撫慰了自己,也讓人覺得時光的流逝是美好且值得等待的。

單純享受繪畫的美好似乎是久遠前的事情了,重新發現簡單輕巧的描繪令人忘卻煩憂,於是在心裡與工作室的阡陌裡植入這些花草微風,時光流轉,每個早晨的小畫作就這樣一張一張地流淌了出來,猶如底片放相般一格一格地在畫布上顯影與舖展。

畫了什麼呢?其實是把生活的片段種了回來,一株一株,一朵一朵…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竹科館
                  新竹市工業東二路1號3樓
展覽期間|2018.01.22 - 2018.02.20
開放時間|每日 11:00 - 20:00
聯絡電話|(03) 563 - 0612

 

 

 翁明哲 思念的玫瑰花 100x100cm 油彩畫布 2017

 翁明哲 思念的玫瑰花 100x100cm 油彩畫布 2017

 翁明哲 三個好朋友 24x45cm 油彩畫布 2017

 翁明哲 三個好朋友 24x45cm 油彩畫布 2017

 翁明哲 淡水河落日 24x45cm 油彩畫布 2017

 翁明哲 淡水河落日 24x45cm 油彩畫布 2017

 翁明哲 女影 25x45cm 油彩畫布 2017

 翁明哲 女影 25x45cm 油彩畫布 2017

【台北館】01.27-03.10「積秀織錦」鄭百重的青綠山水

Mingshan Art

青綠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濫觴、是先民對自然的歌詠,而當代青綠山水畫家代表,非鄭百重莫屬,他不僅喚起人們對這門藝術的思古情懷,更開創新局賦予時代意義。

鄭百重在中國成長,但於1988年應聘前往美國芝加哥、紐約、愛荷華等地大學講學,也到北美各地寫生、創作、交流。1991年以傑出人士身分來台灣進行交流講學,爾後十多年間在歐美定居,穿越東西文化的行旅,使他的視野開闊,思想上亦能相容並蓄,多次個展於國內國外,讓他的作品在國際舞台上備受肯定。然他並不以此自滿,於2005年返回中國定居北京,受現代交通便利之賜,遍遊全國,他深入中國名山大水實地寫生,高山、高原景緻令創作再登高峰,這幾年來的藝術活動,都證明他在學術界與藏家心中的地位達到無比崇高之境。

2012年鄭百重應邀為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會議廳創作《華岳晴秀圖》鉅作展示,這是藝術家代表國家的至高榮耀,2015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他的畫冊,同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行盛大個展,無疑這是國家級的學術推崇,2017年第七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以「絲路與世界文明」為主題策展,鄭百重受邀以《海上絲路新篇章》之作品參加。在中國《美術》雜誌以「一帶一路」精神,報導當代傑出美術家,鄭百重的《海上絲路新篇章》極受矚目,無疑他富含現代精神和和貼近時事主題的創作,將他推向當代最有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

曾經在美國居住十多年的鄭百重,堅持從唐宋宮廷出身的青綠山水為創作形式,他深感中國山水和國外自然景觀大異其趣,外國的山切面廣,中國的山尖峰多。東西文化的洗禮比較,他更清楚自身文化的定位,因此創作氣勢大度典雅華麗,展現盛世風華,呼應時代美感的需求。

名山藝術何其榮幸與鄭百重大師相識相知數十年,本次展出三十餘件作品,誠心邀請藝友知音來館賞翫鄭百重獨樹一格的青綠山水!

展覽名稱|「積秀織錦」鄭百重的青綠山水
開幕活動|2018.01.27 (Sat.) 15:00 藝術家將出席開幕
展覽期間|2018.01.27 (Sat.) - 03.10 (Sat.) 11:00 - 19:30
展覽地點|名山藝術 臺北館 (近捷運東門站)
展覽地址|臺北市仁愛路二段48-6號 
聯絡電話|02-3322-2988

江山聚秀 142×360cm 水墨設色紙本

江山聚秀 142×360cm 水墨設色紙本

瑞雪兆豐年 69×93cm 水墨設色紙本

瑞雪兆豐年 69×93cm 水墨設色紙本

高山流水 68×68cm 水墨設色紙本

高山流水 68×68cm 水墨設色紙本

林壑雲泉 123×246cm 水墨設色紙本

林壑雲泉 123×246cm 水墨設色紙本